干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绞杀上卷第一至第七章第三章施工管理
TUhjnbcbe - 2022/4/11 22:30:00
文案策划招聘求职QQ群 https://www.zghy.org.cn/item/456153100791500800

导读:

强新院式拉车管理,在国外水土不服。

精准的设计,是最好的施工。

国内燃煤电厂建设工期是从第一方混凝土开始的,而在这之前,设计实际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高端国际项目的工期是从EPC合同签署开始计算的,那么设计和施工之间,时间方面应该怎样分配?笔者认为,设计应该占到总工期的2/5,甚至更多(两者之间可以存在交叉)。

有人问笔者,语言是不是帆浦项目最大的障碍?巴西人说葡语,我们说中文,如同鸡同鸭讲、隔皮猜瓜。笔者摇摇头,强一有很多人在巴西工作多年,基本交流没有问题;强新院好多人是大学生、硕士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我们还有很多葡语翻译全天候在现场服务。所以,语言沟通障碍并非不可跨越。

那什么才是最大的障碍?深入到这个项目中去,你会发现施工管理的障碍,或者更确切讲是叫冲突,主要有三点:外来企业与本土势力的对抗;粗放管理与细节管理的碰撞;工程施工组织模式不同造成的碰撞。这三个碰撞点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充分纠结在一起。

1.外来企业与本土势力的对抗。

在广东B项目,投资40亿美金的石化项目,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项目副总裁是个身材高大、非常气派的人,但谈起工作却显得很无奈。他告诉我,第一批XX部门检察人员来现场之后,非常专业地问:“你们采用什么施工标准?”

“国际标准。”

“在中国使用国际标准,是不是不把我们泱泱大国放在眼里?”

第二批检查人员到来,非常专业地问:“你们采用什么施工标准?”

“中国标准。”

“你们这样一个全球知名企业,却不使用国际标准,是不是觉得我们都是土包子?”

第三批检察人员来了,非常专业地问:“你们采用什么样的施工标准?”

……

这位副总裁说,直到项目接近尾声,他们也没弄明白该使用什么样的标准,只好醉了一场又一场。

还是在同一个项目,承包商来自各个大洲。其中,中国承包商与意大利承包商的生活区比邻而居。环保部门要求,厨房产生的烟气不能污染环境。于是意大利人花万美金安装了一套过滤设备,但每次检查都不合格;而我们的烟气净化装置就是一水盆,却总能足额过关。

在石化项目,意大利人是“生番”,所以无可奈何。现在在帆浦,我们成了“生番”,就轮到我们挠头不已了。例如在帆浦现场,工人要求工资每年要涨10%,直到工程快结束,才知道这是专门针对强新院提出来的;在当地采购设备材料,不论打电话还是邮件联系,一听说买家是中国人,所有工业产品涨价一倍左右,全国步调一致;在施工现场,强新院负责的这一侧,脚手架搭设得遍地都是,而且严谨安全,并且安全人员对所有工作都要全程旁站;然而在另一侧,由巴西当地人负责的煤场施工,脚手架就是一根木杆竖在那里,巴西工人高空作业,连安全带都没有,全靠身手灵活……

除此之外,还有劳工部的“特殊关照”,劳工法庭的“重点倾斜”,以及在最开始三年里,业主挥舞大棒,对我们进行的各种“制裁”。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只不过这笔糊涂账不一定落到谁的头上。

2.粗放管理与细节管理之间的碰撞。

强新院把国际项目分为两个等级,第一是东南亚、非洲这些地区的普通国际项目,第二是巴西这样的高端国际项目。在高端国际项目,我们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粗放管理。因为粗放管理,施工方面拿捏不住施工单位,商务及索赔能力慑服不了业主和当地分包商。自主采购的设备、材料,不自觉就选用便宜货。

再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投标是一拨人,实施是一拨人,商务是一拨人。投标的人只管发布中标喜讯,做工程的人沉溺于埋头苦干。商务的人只看合同。硬生生把一项工作拆分成彼此关联很少的几个部分。

在帆浦,开始的时候,作为EPC承包商的强新院人,经常嘲笑施工承包商强一是“傻、大、憨、粗”,可强新院连憨和粗的特性都没有:强一人身上有一股草莽之气,惹恼了敢掀桌子。外国人看到他们这样,也适当“怂”上几回;而强新院人呢,维护着知识分子的身份,在外面骂人骂不出口,打人伸不出手。于是,满腔怒火只能释放到自己人身上。

作为设计出身的EPC总包单位,大家认为强新院的强项应该是图纸设计。而事实恐怕要让人失望了,即使是在年,十年前出现的错误,也依然存在于图纸之上。为什么会这样?那些勤劳肯干却心思不怎么玲珑的一线人员地位不高,甚至连后勤人员没事也要“消遣”他们一番,让这些人对工作没有热情,更不用说精益求精了。还有就是繁重的任务也让他们沉不下心来……

与我们粗放管理形成对比的,是业主的细节管理,他们真正把管理细化到了脚趾头。而且,这种细节管理是从他们骨子里流露出来的,一点儿也不勉强。两者相遇时,自然碰撞个不停。

3.工程组织模式不同,让我们头破血流。

在巴西,习惯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我们,还是想短平快,还是想一蹴而就。于是,没见过这种阵势的业主,一直在拼命使绊子。他们不是不允许加快速度,而是要求我们必须像京剧的“角儿”一样,不论语速多快,内容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

而且,大干快上这种模式,在帆浦项目从来没有实现过:人力、物力、机械,组织非常困难,即便组织起来,工会、劳工部也会搞破坏。

年8月中旬,两个礼拜的时间里,只有3天没有下雨,停雨后,大家憋着劲儿要大干一场。这时候工会主席来了,第一个命令就是现场停工。理由是下雨期间,施工人员没有穿全身式雨衣,还有人未穿雨靴。接着就是各种检查,各种阻挠,一套组合拳下来,大家工作热情被消耗殆尽了。

再就是国内一直遵循的关键路径法受到质疑。这里的关键路径法,不是鱼刺图里面的关键路径,而是指我们习惯的抓大放小,针对主要矛盾,全力确保重大节点的管理思路——业主要求很明确,就是要求全面完成工作,而我们总是缺那么一点点。于是,在业主的指挥棒下,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回到原点查缺补漏,工期自然越拖越长。

我们想要突击,想要高歌猛进,他们想要程序,想要有理有据。我们想要节点,他们想要成品。根本对抗在那里,施工必然举步维艰。

除了这三个冲突点,还有就是我们的教训总结不足,也造成巨大影响。

在帆浦,越到工程后期,越能感到业主精细化管理的威力,因为他们总能点到我们的“死穴”:从主蒸汽管道材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水冷壁尺寸变形,到电机润滑油加油数量,电除尘芒刺被油烟污染,再到后来的MC、调试问题,每次都能命中要害,每次都让人难以招架。那些被我们忽视又有潜在危险的地方,全被对方挖掘了出来。

然而,我们才是身经百战的人,他们应该是“新兵蛋子”才对,那他们是如何做到“克敌制胜”的呢?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对于以往失败的教训总结太少,更没有通过程序文件把解决问题的措施固化下来,而他们却做得很好。于是,即使经历过无数个电厂,我们依然不是巴西人的对手。

施工管理是个庞大的主题,如果展开去写,恐怕一百页也写不完。在这里,我只想把差异之处和我们不自觉掉落的陷阱写出来,做一个警示。

(一)工程量大

在国内,我们积累了很多施工管理的经验,永临结合、样板引路、分层分区域施工等等。而在帆浦项目,这些经验一条也没用上。为什么?因为在帆浦,施工工程量大大增加,管理工作量至少是国内同类型机组的10倍,而我们对工程的掌控能力却捉襟见肘。于是,这些对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要求很高的施工经验,只能躺在那里睡大觉。

为什么会多出那么多的工程量?看一看下面的照片就可以找到端倪:仅仅是这根直径为φ20mm的PVC地埋管道,工作量就至少是国内同类型机组的6—8倍。在国内,这么细的地埋管道,通常选择在晚上施工,早晨就回填完成,以保证白天道路正常通行。具体细节就不深究了,反正即便是管道真的堵塞了,到时候挖开重新疏通一下就是了。

而在帆浦,这种“偷偷摸摸”完成工作的方式可就行不通了,所有工作都必须是“光明正大”的:管道支架要横平竖直,坡度要符合要求,下面铺的细沙要颗粒均匀,而且每道工序都要经过检验,每道工序都有记录文件支持。国内悄悄完成的工作,在这里一个礼拜也拿不下(实际上,一个半月之后,这根管道才回填完成)!

主变轨道垫铁安装,国内不会有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绞杀上卷第一至第七章第三章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