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因为中药资源普查来到临港。曾经一望无际的滩涂绿地,如今阡陌纵横,陌上零散的砂引草、沙滩*芩是过往的记忆。时在长夏,泥田里毫无生机。试问田里翻泥人,“种的什么?”“蛏子。”
怀揣悲凉,走向蓝色的大海。猛然间,不远处的沙包上,翠绿铺地,紫花摇曳。快跑!啊!是蔓荆!大悲大喜,还能见到土著遗民。
蔓荆蔓生水滨,苗茎蔓延,春因旧枝而生小叶,五月叶成,似杏叶。六月有花浅红色,蕊*。九月有实,黑斑,大如梧子而轻虚。(《本草纲目》)
虽为灌木,其枝弱如蔓,铺地而生,且花实如荆,故曰蔓荆。
药用其实,而整株气清香,嚼之辛辣如姜。
《神农本草经》:“蔓荆实,味苦,微寒。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久服轻身耐老。”
生于水湿之地而却湿,蔓子像筋,故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其气辛香,散寒通利亦主痹症,痹通则身轻,犹如益气。辛香走窜,可利九窍,明目坚齿。湿生虫,本品燥湿,且辛辣如椒,故杀虫。
《名医别录》:“辛,平、温,无*。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
所谓风,实为寒风邪气致病,上袭头面,则风头痛,脑鸣,目泪出。其实辛香如姜如椒,故去寒风,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
诸子皆沉而降,蔓荆子轻虚,气香味辛,升而走散,故蔓荆独升,主寒风上袭头面。
正如李时珍言:“蔓荆气清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头面风虚之证。”
蔓荆(VitexrotundifoliaL.):为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茎匍匐,节处常生不定根。高1.5-5米,有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细柔毛。
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或近圆形,顶端通常钝圆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长2.5-5厘米,宽1.5-3厘米,无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
圆锥花序顶生,长3-15厘米,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花萼钟形,顶端5浅裂,外面有绒毛;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长6-10毫米,外面及喉部有毛,花冠管内有较密的长柔毛,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雄蕊4,伸出花冠外;子房无毛,密生腺点;花柱无毛,柱头2裂。
核果近圆形,径约5毫米,成熟时黑色;果萼宿存,外被灰白色绒毛。花期7-8月,果期8-10月。
产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生于沙滩、海边及湖畔。日本、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分布。(参考中国植物志、FloraofChina)
中药蔓荆子为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单叶蔓荆或蔓荆(Vitextrifolia)的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