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艾叶
Aiye
ARTEMISIAEARGYIFOLIUM
艾蒿、家艾、蕲艾。
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évl.etVant.的干燥叶。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A.生长期B.开花期
艾叶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图经本草》载:“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本草纲目》载:“此草多生山原。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四布,状如蒿,分为五尖,桠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有茸而柔厚。七八月叶间出穗如车前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本草记载与现今所用艾叶基本一致。
多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香气,全株密被白色绒毛,高0.5~1.2m。主根明显,略粗长,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直立,有明显纵棱,上部分枝。叶互生,叶厚纸质,上面深绿色,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茎下部叶在花期萎谢;茎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菱形,有柄,羽状分裂,裂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边缘具不规则锯齿;茎顶部叶全缘或3裂。头状花序多数,复总状排列,长约3mm,直径2~3mm;总苞卵形,总苞片3~4层,密被白色丝状毛,边缘膜质,覆瓦状排列;雌花6~10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紫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2叉;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
主产于湖北、河南、河北、四川等地。艾叶道地产区古代记载有复道(今河南汤阴)、四明(今浙江宁波)、蕲州(今湖北蕲春)和祁州(今河北安国)等地,自明朝以后,以蕲州(今湖北蕲春)和祁州(今河北安国)为道地产区。现在湖北蕲春、河北安国、河南南阳等地大规模人工栽培。
1.生物学特性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喜温暖、湿润气候,以潮湿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怕积水,南北各地均可栽种。人工栽培多选在丘陵或海拔较低的山地进行。
2.栽培技术采用根状茎繁殖和分株繁殖,以根状茎繁殖为主。春季发芽前将根挖出,选取幼嫩根状茎,截成10~15cm长的小段,畦垄上开沟种植,沟距30~40cm,平放于沟内,覆土镇压后浇水。分株繁殖是在3~4月从母株上分割新分蘗出的幼苗,于雨后土壤湿润时栽种,每穴栽苗1~2株。栽培3~4年后,老株要重新栽种。
3.病虫害病害:根腐病、病*病、白粉病、煤污病等;虫害:蚜虫、蚧壳虫和红蜘蛛等。
第一次采收在5~6月(端午节)花尚未开,叶正繁茂时,采叶,晒干;第二次采收在10~11月(重阳节)采叶,晒干。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最佳采收期,在这个时期挥发油、总*酮和鞣质含量最高。
统货。
(一)性状特征
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艾叶药材图
(二)显微鉴别
1.横切面表皮细胞为一列整齐紧密的扁长方形细胞组成。上、下表皮均被非腺毛和腺毛,上表皮被角质层,下表面气孔和非腺毛较多。非腺毛分为两种,一种为T形非腺毛,另一种为单列性非腺毛,常破碎。为异面叶,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各占一半,栅栏组织细胞1列,不通过主脉,局部有细胞间隙。叶脉明显向下表面突出,上、下两侧表皮内侧厚角细胞2~3列,维管束外韧型,维管束上下方均有厚壁细胞。叶脉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簇晶和方晶。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艾叶横切面图
1.上表皮2.栅栏组织3.海绵组织4.木质部5.韧皮部6.纤维部
7.薄壁细胞8.气孔9.下表皮10.T形非腺毛
2.粉末特征粉末绿褐色或灰绿色。非腺毛有两种,一种为T形非腺毛,顶端细胞长而弯曲,两臂不等长,柄2~4个细胞;另一种为单列性非腺毛,3~5个细胞,顶端细胞特长而扭曲,常断落。腺毛表面观鞋底形,由4、6细胞相对叠合而成,无柄。玫瑰状草酸钙簇晶,直径3~7μm,存在于叶肉细胞中。气孔不定式,长21~41μm,宽19~31μm。淀粉粒小,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艾叶粉末图
1.T形非腺毛2.草酸钙簇晶3.单列性非腺毛4.气孔5.腺毛6.淀粉粒
(三)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2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正己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艾叶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苯-丙酮(10∶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以叶厚、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质柔软、香气浓郁者、无杂质者为佳。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桉油精(C10H8O)不得少于0.%。
蕲艾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酮类、鞣酸类、有机酸类、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等。
1.挥发油类主要为单萜类、倍半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包括1,8-桉叶素(1,8-cineole)、α-侧柏烯(α-thujene)、1-石竹烯(1-caryophyll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α,β-蒎烯(α,β-pinene)、α,β,γ-松油烯(α,β,γ-terpinene)、樟脑(camphor)、龙脑(borneol)、异龙脑(dl-isoborneol)等。
2.*酮类总*酮含量高达13.42%,主要包括6-甲氧基*酮(6-methoxyflflavone)、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槲皮素(quercetin)、异泽兰*素(eupatilin)、棕矢车菊素(jaceosidin)、紫花牡荆素(casticin)、矢车菊*素(centaureidin)等。
3.有机酸类绿原酸(chlorogenicacid)、新绿原酸(5-caffeoylquinicacid)、隐绿原酸(4-dicaffeoylquinicacid)、异绿原酸A、B、C(isochlorogenicacidA,B,andC)等。
4.其他还有甾醇类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三萜类的羽扇烯酮(lupenone),粘霉烯酮(glutinone),铁烯酮(fernenone),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等。
辛、苦,温;有小*。归肝、脾、肾经。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1.抗菌、抗病*作用艾叶油、艾叶水浸剂、艾叶醇提液、艾烟、艾叶熏蒸可抑制或杀灭多种细菌及真菌、病*、支原体。艾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在体外有明显的抗乙肝病*(HBV)活性。
2.抗氧化作用艾叶中含有丰富的*酮类、多糖类等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3.止血及抗凝血作用艾叶水浸液可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发挥止血作用。艾叶的鞣酸组分凝血作用最强。
4.平喘、祛痰、镇咳作用艾叶中的萜品烯醇可以直接松弛豚鼠气管的平滑肌,对抗氯化钡、乙酰胆碱、组织胺引发的气管收缩,并使其肺灌流量增加。艾叶油能直接作用于小鼠的支气管,发挥较强的镇咳祛痰作用。
5.镇痛消炎作用艾叶水提物、醋艾叶炭、艾叶挥发油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以艾叶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更为显著。艾叶油小鼠体内灌胃给药对角叉菜胶、巴豆油、醋酸所造成的动物模型的炎症反应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艾叶油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艾叶所含挥发油对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会引起发热潮红。大剂量口服艾叶可引起胃肠道急性炎症,产生恶心、呕吐,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出现谵妄、惊厥及肝损害等。
1.遗传标记基于DNA条形码序列的分子鉴定:通过测定艾叶及其近缘种的15个蒿属植物表明,相较于psbAtrnH以及ITS2+psbA-trnH序列,ITS2序列更适用于鉴定艾叶及其近缘种或混伪品。
2.功能基因研究艾草高通量测序获得个功能基因,与KEGG数据库比对后发现,参与萜类物质合成的相关基因有个,编码16种关键酶;参与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有个,编码5种关键酶。在萜类物质合成的关键酶基因中,叶、根、茎组织中都仅存在1个MVD基因和2个CMS基因,并且这3种关键酶基因均在叶中的表达水平最高。这可能是艾叶作为灸材的关键因素之一。
1.艾叶做艾灸用时需用陈年艾叶。
2.炒炭可增强其止血作用,醋艾叶炭可增强温经止痛、安胎作用,艾绒较多用做灸材。
3.易混品:蒿属中有20余种植物在不同地区多有作艾叶用。常见的有朝鲜艾,宽叶山蒿,野艾,蒙古蒿,红足蒿,魁蒿,五月艾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叶掌状分裂,背白,有艾蒿的特殊气味。
以上节选自《新编中国药材学》获取更多药材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