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名词词典
TUhjnbcbe - 2021/8/13 20:54:00
三法

指汗、吐、下三法。金.张子和《儒门事亲》认为汗、吐、下三法可以包括其也治法。他认为使涎液流出,用[口畜]暗鼻药引嚏,用点眼药催泪,凡是作用向上的都属于吐法。又如灸、蒸、熏、洗涤、熨、烙、针刺、砭刺、按摩,凡具有解表作用的都属于汗法。催生、下乳汁,攻伐症积、逐水.通经行血、降气,凡作用向下的都属于下法。张子和这种说法,仅是一家的主张。实际上,汗、吐、下三法不能包活八法中的其它五法。

散者收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散,是不固不收的证候;收,是收摄固涩的作用。例如心血亏损,以致心神浮越、心悸易惊,这是心气不固,当“养血安神”,以收摄心气。又如久咳多汗易汗,这是肺气不固,可用“敛肺止咳”法,以固肺气而止咳止汗。或遗精滑泄,日久不愈,这是肾气不固,可用“固肾涩精”之剂,肾气固则遗泄自止。

上病下取

《素问.五常*大论》:「病在上、取之下。」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针刺下部的穴位。仞如:失眠可针刺足三里:头晕目眩可刺足部的太冲。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药物从下部治疗。例如:病人头目眩晕,耳鸣,自觉眼中如爆发火花,苔*,脉洪数,用酒蒸大*适量轻泻。

甚者从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甚,是指复杂难以辨认而严重之证。如热极似寒(内真热而外假寒),或寒极似热(内真寒而外假热),应顺从假寒,假热的假象,采用一股称为“从治”的“反治法”。

渗湿于热下

见清.叶桂《温热论》。热性病湿重于热,热邪为水湿抑遏,不能外透,应使用利湿药分利水湿,热邪才能外透。例如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较高。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其中滑石、白通草、生薏仁都是淡渗利湿,配合其它芳香袪湿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生津(养津液)

热性病发热多日,损耗津液,病人有发热,口干渴、舌红、唇燥等症,应用滋养津液的药物退热而生津液,如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等药。

实则泻之

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证属于实的,用去邪气的泻法治疗。须用泻法的实证,如燥屎、痰饮、瘀血、食滞、寒积等,选用寒下、润下、袪除痰饮、袪瘀、消导、温下等治疗方法均是。参阅“下法”、“袪痰”、“袪瘀”、“消导”等条。

疏表

即疏解表邪。外感的表证较轻的(包活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使用发表作用较弱的解表药(辛温的如紫苏叶、荆芥、防风等;辛凉的,如薄荷、桑叶、葛根等),不一定引起出汗即能解除表证。

疏风

即疏散风邪。治疗外感风邪,使用善于袪风的药物。风寒表证用防风、白芷、高本等;风热表证用薄荷、牛蒡子等;风湿症骨节疼痛用羌活、桂枝等。

疏风泄热

是治疗外有风邪兼有里热的方法。风邪侵袭,有头痛、鼻塞、咳嗽等症。里热有口渴、小便*、舌质红、舌苔*等症。有以上诸证而身热微恶寒,脉浮数的,用鲜葱白、淡豆豉、蔓荆子、焦山栀、苦桔梗、连翘、淡竹叶、杏仁、牛蒡子等药;有以上诸证而身热恶寒、脉浮数的,用荆芥、防风、白芷、焦山栀、苦桔梗、连翘、淡竹叶、杏仁、牛蒡子等药。

疏肝(舒肝、疏肝理气,泄肝)

是疏散肝气郁结的方法。肝气郁结,表现为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或恶心,呕吐酸水,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周身窜痛,舌苔薄,脉弦。可用柴胡、当归、白芍、香附、川楝子、延胡索、厚朴等药。

疏郁理气(宽胸、宽中、解郁、开郁)

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出现胸膈痞闷,两胁及小腹胀痛等症,用香附、延胡索、乌药、广木香等药。

衰之以属

衰,指削弱病邪的治疗方法。“属”是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衰之以属”是先明确证候的性质,然后与药性分类相联系,决定治法。例如:用寒药治热证,用热药治寒证,用温药以治凉(较轻的寒证),用凉药以治温(较轻的热证)。这就是“寒、热、温、凉,衰之以属”。参阅“清法”、“温法”条。

水郁折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郁,是指水气郁滞于内;折,是调节制约之意。调节制约的根本在于肾。与肾有关的水气郁滞,例如肾阳衰微,症见颜色苍白,头晕眼花,腰部酸痛,四肢发冷,小便短少,浮肿自头面开始,延及下半身,长期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可用“温肾利水”法;或肝肾阴虚,症见轻度浮肿,头晕,面红升火,眼花耳鸣,腰脚酸痛,咽干,夜间睡眠较差,尿少色*,舌红苔少,脉弦细,须用“滋养肝肾”法。此外,如“汗法”、“逐水法”、“利小便法”等,也属于“水郁折之”的范围。

搜风逐寒

是治疗风邪兼寒邪湿痰、瘀血留滞经络的方法。中风手足麻木,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腿臂间局部作痛;或风寒湿气留滞经络,肢体筋骨酸痛的,用小活络丹(川乌、蚯蚓、草乌、天南星、乳香、没药、研末,酒面糊丸)。

酸甘化阴

是酸味、甘味药同用以益阴的治法。患者夜间失眠、多梦、健忘、口舌糜烂,舌质红,脉细数。用酸枣仁、五味子、白芍、生地、麦冬、百合等。因为患者心阴虚则心阳亢,心阳亢则心阴愈虚,所以本法以酸味药酸枣仁、五味子、白芍敛阴,甘寒药生地、麦冬、百合滋阴,一敛一滋,阴日长而阳亢日消,归于阴阳协调。化阴,即敛阴滋阴并进而使阴日长之意。

通泄(通腑泻热)

即用通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方法。例如“寒下”之法之,“润下”、“增液泻下”、“咸寒增液”等法。腑指大肠。

通因通用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反治法之一。指用通利药治通利病症的方法。例如饮食积滞在内,胸脘痞闷,腹中胀痛,不思饮食,大使泄泻,须攻逐积滞,可用枳实导滞丸(枳实、大*、*苓、*连、神曲、白朮、茯苓、泽泻)治疗。

同病异治

在一般情况下,同病同证是用同一治法的。但也有同一种疾病,由于病人身体的反应不同,所表现的“证”(证候)不同,而治法也不同。例如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等不同,治法也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等的区别。

透斑(化斑)

热性病裹热盛,斑点隐隐有向外透达的趋势时,采用清热,凉血的治法(如用化斑汤: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玄参、犀角、白粳米等),使斑点向外透达,以袪除病邪。这种治法原来称为“化斑”。至于“凉血化斑”,系在化斑汤中加丹皮、生地、大青叶、金银花、去甘草、粳米适用于发斑兼有吐血、衄血等血热较重之证。

透表

即透邪、透疹一类治法。

透风于热外

见清、叶桂《温热论》。是治疗风温病外有风邪、内有里热的方法。风温病表有风邪,又有里热,使用辛凉解表法透达风邪,可使里热势孤,然后再清里热,就容易收效(按:以后在温病治疗上发展为解表清里同用)。

透邪(达邪)

热性病初起出现风热表证(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口渴、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症),采用辛凉解表一类治法,使病耶往外透达。

透泄

用辛凉解表药透邪,用苦味药泄里热。参见“辛开苦泄”法。

透营转气

是治热性病时,使营分热邪向外透达,引出气分而从外解的方法。热邪初入营分,脉细数,舌质绛,身热较高,心烦,晚上睡卧不安,口不甚渴,用犀角、元参、生地等清营分热,用竹叶、金银花、连翘等透热外出。

透疹

凡出疹子的病,在应出而末出或疹子出而不畅之时,采用辛凉解表一类的治法,使它顺利出疹,不致发生变证,叫做“透疹”。

土郁夺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郁,是指湿邪郁阻中焦;夺,是指袪湿而不使滞留。例如湿热郁于中焦,腹痛腹胀,大便稀薄而热臭,舌苔*腻,用“苦寒燥湿”法;或寒湿郁于中焦,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清稀、舌苔白腻,用“苦温化湿”法。

微者逆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微,指病证明显而较轻,如热证、寒证,只须针对病情,采用“逆治”的“正治法”即可。

温补命门(补火生土)

是温补命门之火以恢复脾的运化功能的方法。黎明前腹泻,泻前腹痛肠鸣,泻出物中或有不消化的食物,泻后感到安适,腹部怕冷,四肢发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这种病俗称“五更泻”或“鸡鸣泻”,这是命门火衰,脾的运化无力,所以要温补命门之火,加强脾的运化。可用四神丸(肉豆蔻、破故纸、五味子、吴茱萸、生姜、红枣)治疗。

温肾利水

是治疗肾阳虚形成水肿的方法。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腰部酸痛,四肢发冷,小便短少,浮肿自头面延及下身,长期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用济生肾气丸(肉桂、制附子、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牛膝、车前子)。

温下

使用温性的泻下药或温热性药和寒性泻下药同用,以治寒性积滞里实证。大便不通属于寒结的,其症状为腹满而实,手足凉,苔白腻,脉沉弦,用巴杏丸(巴豆45枚,杳仁30枚,都去皮心,炙*捣碎糊丸,如赤小豆大,成人每服一分五厘)。腹痛,大便秘结,手足凉,舌苔白,脉沉弦而紧,用大*附子汤(大*、附子、细辛)。

温阳利湿(化气利水)

是治疗阳气为水寒困遏的方法。病人内停水湿,外有表寒,阳气受水寒困遏,小便不利,头痛,微发热,心烦口渴,喝了水就吐,舌苔白腻或白厚,脉浮,用五苓散(茯苓、泽泻、猪苓、白朮、桂枝、共研细末)。茯苓、猪苓、泽泻、白朮健脾利水、桂枝内通阳气,外解肌表,化气利水,使小便通畅,水从下出。

无犯胃气

胃气是胃的功能的体现。胃的接受、盛纳水谷,和腐熟(初步消化)水谷,都是胃气的作用。其它脏腑必须获得水谷的精气,才能维持其功能。所以前人曾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说,在处方用药时,必须注意到不要损害胃气。例如用苦寒药或泻下药过度,能损害胃气,使用时必须掌握分寸。但这是一般的原则,如果病邪足以损害胃气,必须使用苦寒药或泻下药时,那也应当放手使用,正是为了保护胃气。

五过

语出《素问.疏五过论》。指医生在治疗上的五种过失。病人由于职业地位的变化而发生倩志方面的疾病,医生不知疾病的起因,随便处理。不了解病人的生活和环境,思想情绪,不知那一证应补,那一种证应泻,妄施治疗,使人体精气一天天虚耗,邪气因而侵入。善于诊断的医生,必然能分析证侯,区别正常和反常。将同名同形的病证,加以比较分析,在相同中寻求不同之点;医生态度镇静,详细探入地审察,从不易辨别的病证中辨出异同。如果医生不知道这种诊察方法,那就过算失。凡诊病必先相察精、气、神,又必须了解病人因生活琅境和情绪发生变化而患病,医生不弄清病因,不知道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想,又顺从病人的好恶,治疾错乱。诊治疾病,必须了解疾病从开始到现在的阴阳属性及发病的其它情况,不仅切脉,还要确定病名,应把男女不同的正常脉与病脉相比较,并了解情绪与五脏血气的关系。医生如果搞不清楚,病情日益深重,只说病的预后不良,这是粗率的医疗作风。

误下

本非下证而误用下法的叫“误下”。热性病表证还没有解除,本来应当解表,如果误用下法,能引起变证,如泄泻、结胸、痞证等。其它内科、妇产科、儿科等凡不应下而误用下法都能发生变证,须按具体倩况处理。

熄风

指平熄内风的方法。内风表现为眩晕、震颤、高热、抽搐、小儿惊风和癫痫等症。用羚羊角、全蝎、娱蚣、僵蚕、蚯蚓等药。分为“滋阴熄风”、“平肝熄风”、“泻火熄风”、“和血熄风”等。

下病上取

《素问.五常*大论》,「病在下,取之上」。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针刺上部的穴位。例如:脱肛可刺头部的百会穴。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药物从上部治疗。例如:小便不利,由于肺燥不能行水,咽干,烦渴欲饮,呼吸短促,舌苔薄*,脉数,用清肺饮(桑白皮、麦冬、茯苓、*芩、木通、车前)从上焦治疗。

下法(泻下、攻下、通里、通下)

是运用有泻下或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一类治法。分为寒下、温下、润下等。泻下药中除润下药较和缓之外,其余各类都较峻烈,年老及体弱者恨用,孕妇和月经期勿用。没有实结症状的勿轻用。肠伤塞不用玫下法,以免引起肠出血和穿孔。

下者举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下是下陷,举是升举。中气下陷的,应当用补中药升提。例如:中气虚而下陷,以致脱肛日久不愈,可以用补中益气药升举中气,于是脱肛可收。参见“补气”、“升提中气”条。

先补后攻

需要使用攻下法的疾病,但病人体质虚弱,一时不能接受攻下法,须先用补法,使体质增强,然后攻下。例加肝硬化腹水需要泻水,但病人身体较虚,食欲较差,须先培补脾胃,增加营养,待病人身体比较强健,然后用甘遂一类逐水药泻水。这种先用培补后用攻下之法,称为“先攻后补”。

先攻后补

具有可用攻下法的症状,用攻下法后,大便已通,热退,但呼吸气短,手足稍凉,脉弱,这是气虚,用适量*参煎服补气。或热性病具有可用攻下法的症状,用攻下法后,大便通,热退,但病人汗出较多,脉细,这是阴虚,用滋胃阴药,如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等。又如胸胁有积水,用甘遂、芫花、大戟等攻下,泻下稀水后,病人喝适量稀粥,卧床休息,也是一种补法。这种先用攻下后用补益之法,称为“先攻后补”。

咸寒增液

使用埔寒而有润下作用的药物,治疗大肠燥结的便秘,例如用雪羹汤(荸荠、海蜇皮切碎同炖)内服,治阴虚痰热,大便燥结。

消痰

是攻伐浊痰留滞的方法。多用能损伤元气,体弱的须慎用。“消痰平喘”:痰饮伏于肺脏,发生喘嗽、痰多、胸部不舒、食欲不振,;用补益法可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小逆

在治疗上犯了较小的差错。

泄卫透热

温病当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苔*等症,但表又闭而无汗,这是卫分闭而不通,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人微微有汗,这是“泄卫”;使气分的热邪可以从表向外透散,这是“透热”。泄卫透热的辛凉药用:浮萍、薄荷、淡豆豉、蝉衣、菊花、金银花、莲翘、白茅根等。

泻肝(清肝火、清肝泻火)

是用苦寒泻肝火的药物以治疗肝火上炎的方法。肝的实火上升,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口干苦,胁部疼痛,呕吐*苦水,甚则吐血,急躁易怒,大便多便秘,苔*、脉弦数。可用龙胆草、山栀、丹皮、夏枯草、*芩、*莲等药。

泻火熄风(清热熄风)

是治疗热极生风(实热证)的方法。凡热性病由于高热而手足抽搐、两眼上翻、项强,甚至背反张如弓状,神志昏迷的,就叫“热极生风”。患者苔*舌质红,脉弦数。可用钩藤、蚯蚓、全蝎、蜈蚣、生石决明、生牡蛎、石膏、*连、大青叶等药。

泻心

泻心,实际是泻胃火。因胃火盛而牙龈肿痛,口臭,嘈杂、大便秘结、舌红苔*厚,脉数,可用泻心汤(大*、*苓、*连)。但心火盛而迫血向上妄行,出现流鼻血,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苔*,脉数,也可用本方治疗,这就是用泻胃火的方法以泻心火,即“实则泻其子”。

辛寒清气

是用辛寒药清气分之热。患者高热,只恶热,不恶寒,大汗,面目赤色,呼吸气粗,说话的声音重浊,小便涩少,舌苔*,脉浮洪而躁,用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辛寒生津

是用辛寒药清胃热生津液的方法。例如口疮发作数日,口中有秽气,舌苔焦*,脉大而虚,这是胃火盛而胃阴虚,宜用生石膏,知母、竹叶、元参等药。

辛开苦泄(开泄)

用辛味药发散表邪,用苦味药清泄里热。例如病人微恶寒,身热,头痛,汗少,口渴,咽痛,舌苔*,脉浮数,用桑叶,菊花,蔓荆子等辛凉发散表邪,用连翘、大青叶、山豆根等清泄里热。用辛味药开通胸脘的痰湿,用苦味药治胸脘的湿热。两者合用,治疗胸脘因痰湿热阻滞而痞闷胀满,恶心呕吐等症,辛味药如厚朴、枳壳、姜半夏,橘皮等;苦味药如*连,*苓等(后一法又称“辛开苦降”)。

辛凉解表

指使用药物性味辛凉、发汗力弱但有退热作用的方法治疗表证。本法适用于怕冷轻微、发热较重或有汗的风热表证,麻疹初期疹未透出等症。如果风寒表证误用辛凉解表,可使病情加重或拖延。常用的辛凉平剂,治风热表证的银翘散(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其中荆芥穗辛温,但与多数辛凉清热药同用,本方仍是辛凉解表方。辛凉解表也有配伍峻烈的辛温药的,如麻杏石甘汤的麻*辛温,石膏甘辛寒,二者相配,能宣泄肺热,加杏仁、甘草,合成辛凉宣泄之剂,适用于外感风热,肺气壅寒,出现咳嗽气急、鼻煽、口渴、高热、舌红、苔白或*、脉滑数等症。

辛温解表

指使用药物性味辛温、发汗力强的方法治疗表证。本法适用于怕冷重而发热较轻、身体疼痛无汗的风寒表证,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着,或兼怕风发热的风湿在表的骨节疼痛,外感风寒兼发哮喘等症。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汗,辛温解表法宜慎用。通用的辛温解表方,如香苏饮(香附、苏叶、陈皮、甘草、生芷、葱白),适用于四时感冒的风寒表证,或兼胸胁满闷,嗳气恶食。辛温与辛凉同用,仍属辛温解表方的,如葱豉汤(葱白、淡豆豉),适用于感冒风寒的轻证。

行气(利气、通气、化气)

即行散气滞,以治疗由气滞产生的病症,如胸腹胀闷疼痛等。“疏郁理气”及“和胃理气”都属于行气。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意指由于中气虚而产生的形体虚弱,须用温气药补养中气,则脾能健运,营养增加,使肌肉形体逐渐丰满。参见“健脾”条。

醒脾

是治疗脾气虚寒运化无力的方法。脾气虚寒,表现为食欲不振,食物不消化,有时嗳气,大便溏,有时腹隐痛喜热按,舌贸淡,脉弱等。用醒脾散(*参、白朮、茯苓、炙甘草、草果、木香、陈皮、厚木、苏梗各等分,为散,每服三钱,加生姜一片,大枣一枚,水煎服)以健脾温中,促进运化,而增强食欲。

虚则补之

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证属于虚的,用补法治疗。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补法也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不同的方法。参见“补法”各条。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语出《难经.六十九难》。是利用五行相生,子母关系的学说,把五行「木、火、土、金、水」配合「肝、心、脾、肺、肾」,从五行、五脏的子母关系,说明一部分的治病法则,有补母、泻子两种。补母:例如肾水生肝木,肾是母,肝是子,如果出现肝木虚弱证,不直接补肝,而补生肝的肾。如肝有虚火证,失眠烦躁,嘈杂容易饥饿,头面烘热,脉弦细而数,重按无力,治疗宜滋补肾水以消肝的虚火,用六味地*丸(见“壮水制火”条)。针灸方面:所有虚火,就针刺“曲泉穴”,用补法。“曲泉”是肝的合穴,合者水,水者肾“。泻子:例如肝木生心火,肝木是母,心火是子,如果出现肝实证,不直接泻肝,而泻肝木所生的心火。如肝有实火证,头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胁肋灼痛,小便*赤,口苦,大便秘结,苔*,脉弦数,可用泻心法(参见“泻心”条)。针灸方面:肝有实火,就剌“行间”穴,用泻法。“行间”是肝的荣穴,荣者火,火者心。这些治法,是脏腑病变的间接治疗。

阳病治阴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阳热盛的病,损伤了阴津,治疗应滋阴。例如:温病日久末愈,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超过手足背热,脉虚大,用甘润滋阴之剂,宜用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疾病的症状在阳经,而针刺阴经。例如:足阳明胃经有病变而呕吐,可刺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

养血解表

由养血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阴血亏虚(病后血虚或失血后血虚)的感冒,出现头痛、身热、微恶寒、无汗等症,用葱白七味饮(葱白连根、豆豉、葛根、生姜、生麦冬、干地*、甘澜水)。

养血润燥

是治疗血虚便秘的方法。面色苍白,盾爪不红润,时觉头眩,心悸,大便干结难下,舌质嫩而色淡,脉细数。用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等药。

养阴解表(滋阴解表)

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素体阴虚,感受外邪,出现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症。可用加减葳蕤汤(生玉竹、白薇、生葱白、豆豉、薄荷、桔梗、炙甘草、红枣)去红枣。

养阴润燥

是治疗燥热之邪伤肺胃津液的方法。病人咽干口渴,午后身热,或干咳少痰,舌质红,脉细数。用沙参麦冬饮(沙参、玉竹、麦冬、甘草、冬桑叶、生扁豆、天花粉)。

一逆

指治疗上犯了一次差错。

以*攻*

是使用有*性的菜物治疗恶*病症的方法。例如大枫子辛热有*,入丸剂内服,能治麻疯;藤*酸涩有*,外敷能治痈疮;露蜂房甘平有*,研末用猪油和涂,用以治疗头癣。

异病同治

在一般情况下,异病异证是要用不同治法的。但也有几种不同的疾病,具有同一性质的“证”,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例如虚寒泄泻,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是不同的病证,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的,就都可以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治疗。参阅“补气”、“升提中气”条。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是唐、王冰对于“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语。后人简称为“益火消阴”、“扶阳退阴”。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的意思。假如用温热药治疗寒证而不见效反而严重时,那幺,这种寒证就是属于阳虚阴盛,属于肾阳虚,所以应该补肾阳(命门真火)。例如,肾阳不足,出现腰痛脚弱,下半身常有冷感、阳萎、精冷等症,可用八味地*丸(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熟附子、肉桂)治疗。

益气解表(补气解表)

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气虚感冒,出现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唾痰、鼻涕粘稠,胸膈满闷,脉弱无汗等症。用参苏饮(*参、苏叶、葛根、前胡、姜半夏、陈皮、桔梗、茯苓、木香、枳壳、甘草)。

益气生津

是治疗气津两虚的方法。气津两虚,表现为汗出过多,津液耗伤,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舌质红,舌干无津,脉象虚散。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逸者行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逸,是气血逆乱:行,是调理气血,使之恢复正常。例如:肝气横逆,两协窜痛,须用“疏肝”法行散,则胁痛自止。又如妇女下腹胀痛拒按,经血色紫黑有块,苔灰暗,脉涩等血瘀下焦之证,宜用“袪瘀”法以行之,瘀血去而经痛自止。

因其轻而扬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轻,是病邪浮浅,病位在表;扬,是顺病势向外发泄。意思是病邪浮浅的表证,可以用向外发泄的“解表法”从汗解除。

因其衰而彰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衰,是病邪将尽而正气未恢复;彰,是扶助正气,使正气旺盛而病邪尽去。例如水肿病用逐水药后,肿势大体消退,可改用温阳健脾,如胃苓汤(苍尤、厚朴、陈皮、甘草、桂枝、白朮、猪苓、茯苓、泽泻),以加强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消除余肿。

因其重而减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指病在里,病邪内结;减,指用泻下或其它攻削的方法治疗。例如腹中瘀血结块,当用“破血消症”药攻削,使它逐渐消除。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制宜就是对于病证要按照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年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麠因时制宜:四季的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治疗也应注意气侯的特点。例如:夏季气候炎热,腠理疏开,对于患风寒感冒者不能过用辛温,以免汗多而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冬季气候寒冷,腠理致密,对于患风寒感冒者用辛温药可以稍重,使风寒从汗而解,但也须考虑病人的体质。麡因地制宜:我国国土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南方炎热多雨地区,病人往往出现湿热证侯,治疗须兼顾湿热;北方少雨干燥,有时出现燥证,须区别凉燥、温燥进行治疗。而且某些地区还有地方病,更须加以注意。麢因人制宜,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治疗时要针对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例如:性别方面,男女的生理不同,各有特殊疾患,治疗时要考虑其生理、病理特点;年龄方面,小儿脏腑柔弱。老人气血衰少;各有其常见疾病;体质方面,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往往不同,所以身体素质也不同,不但强弱不同,体质也有偏寒偏热或素有某种慢性疾病等的不同,职业方面,工作条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诊疗时要注意患者职业。

阴病治阳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阴寒盛的病,损伤了阳气,治疗应扶阳。例如:水肿的阴水,其肿常先见于下身,多身凉不渴,气色枯白,语言低怯,手足不温,小便清白,大便稀薄,脉沉迟,用温阳肾脾、行气利水之剂治疗,可用实脾饮(厚朴、白朮、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皮、附子、白茯苓、干姜、甘草)。疾病的症状在阴经,而针刺阳经。例如,手太阴肺经有病变而感冒咳嗽,可刺大杼、风门(足太阳膀脱经穴)。

运脾

是治疗湿重困脾的方法。湿重的表现为胃部饱胀,饮食无味,恶心欲吐,口中淡而粘,头昏身倦,大便泄泻,或腹胀,四肢浮肿,小便少,舌苔白腻,脉濡。用苍朮,厚朴,陈皮,藿香,佩兰,白蔻仁,茯苓,泽泻等药芳香袪湿以运脾。

再逆

指治疗上又犯了一次差错。

燥湿

“苦温燥湿“:因中焦为寒湿所阻,胸闷呕吐、恶心、腹胀、大便清稀、苔白腻,用厚朴、半夏、白蔻仁、茯苓等。“苦寒燥湿”:因中焦为湿热所阻,腹痛腹胀,大便稀薄而热臭,舌苔*腻,用*连、*芩、枳壳、猪苓等。

燥者濡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津液枯燥的,可用滋润药。但燥有内燥、外燥的不同。例如燥热伤肺胃津液,属于内燥,用“养阴润燥”法;外感燥热伤肺,属于外燥,用“轻宣润肺”法。

增液泻下

把增补津液药与寒下药同用,治疗热结津液亏的大便秘结,如病人正气不太虚,可以经得起攻下的,用增液承气汤(元参、连心麦冬、生地、大*、芒硝)。

整体观念

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思想方法。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用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串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不是单从局部的变化着眼,这就叫“整体观念”。例如在变证方面,或从局部症状出发考虑全身:如头痛一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的影响加以分析,并应考虑全身脏腑气血等诸种因素对头痛所产生影响。又如疮痈,究竟是单纯的邪*侵入局部,还是与患者的“下消”病有关系。或从全身症状出发考虑局部:如小儿在冬春季节发热,医生往往注意其咽喉部有无“乳蛾”或其它咽喉病。又如患者有低热、*疸等全身症状,又诊得右胁有阵发性隐痛或绞痛,疼痛间歇时如常人,即应考虑是胆部疾病。在治疗用药方面:须协调阴阳。如肾阳过盛,肾阴不足,以致发生阳亢现象,须“壮水制火”;或肾阴过盛,肾阳虚衰,发生阴寒现象,须“益火消阴”。麡间接治疗。各脏之间有相互联系,某脏病可用治另一脏的方法来解决。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麢表里互治。如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有寒痰而咳嗽,大肠寒结而大便秘,须用紫菀等袪寒痰而通寒结,大便自通。)从五脏治五官。五脏与五官有密切关系,如肝开窍于目,补肝可以治疗眼病的虚证,清肝可以治疗眼病的实证。在针灸方面如“上病下取”、“下病上取”,“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还有“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等方法。必须理解整体和局部的相互之间关系,以期尽可能防止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正治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方法和药物来治疗。例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等。正治法又称“逆治”,“逆”就是药性与疾病性质相反,如像药物站在疾病的对面。

治病必求于本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疗疾病时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探求其阴阳的偏盛偏衰。例如:病人头部昏晕而痛,肢麻,肉跳,虚烦,夜寐不安,面部烘热,口干,舌质红,脉弦而细,这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须滋阴潜阳,养血柔肝,用生地、白芍、当归、何首乌、菊花、牡蛎、真珠母等药。又如食物不化,呕吐清水,大便水泻,舌淡苔白,脉沉细,这是脾胃阳虚,当温脾胃之阳,用“温中散寒”法。

治求其属

《素问.至真要大论》:「求其属也。」这个“属”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辨别病人的一系列症状属于那一个脏的证候,从而确定治法。例如:病人怕冷,手足凉,腰脊酸痛,阳萎早泄,苔淡白,脉沉细。使用一般的温热药没有效果,经周分析,知道这是肾阳虚,应该用温补肾阳的治法。参阅“温肾”条。

治未病

麠有预防的含意。例加《素问遗篇.刺法论》有内服药预防疫病的方法。麡有早期治疗的意义。古代医家说中风有预兆,如头目眩晕,大拇指和次指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过一个时期有中风的可能,须预先服药,以防突然中风。麢掌握疾病发展的趋向。疾病在五脏的某一脏,从其趋向来看,可能会影响到另一脏,例如肝气郁结证,防止肝病传脾,可用健脾的治法,但须与治肝药同用。参阅“培土抑木”条。

中满者泻之于内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指气阻滞于内而胸腹胀满;泻,是指调利其气,使胀闷消失。例如气与痰湿阻滞中脘,胸腹胀满,可用“和胃理气”法。或饮食积滞而引起脘腹胀痛,可采用“消导”之剂。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苦寒药治热证,但热反而严重,这不是有余的热证,而是肾阴(真阴)不足的虚热,所以应该滋补肾阴。参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条。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辛热药治寒证,但寒反而更严重,这不是属于外感寒邪的寒证,而是肾阳(真阳)不足的虚寒,所以应该温补肾阳。参见“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条。

逐水

指“寒下”之法。是治疗水肿实证的方法。使用泻水作用峻烈的药物(如牵牛、甘遂、芫花、大戟、商陆等),泻出大量水份。

助阳解表

由助阳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阳气虚的外感症,出现头痛、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手足不温、喜盖衣被、精神衰倦、嗜睡、面色苍白、说话的声音低微、脉沉无力、舌苔淡白等症。用再造散(*茂、*参、桂枝、甘草、熟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芍药、红枣)。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是唐、王冰对于“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注语。后又简称为“壮水制阳”、“滋水制火”、“滋阴涵阳”。是用滋阴壮水之袪,以抑制亢阳火盛的意思。假如用寒凉药治疗热证而不见效或反而严重时,那幺,这种热证就是阴虚阳亢的性质,屑于肾阴虚,应该滋肾阴。例如: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症见头晕目眩、腰酸足软、咽燥、骨蒸酸痛等,可用六味地*丸(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治疗。

滋养肝肾

是滋肾阴以润养肝阴。此法多用于肾阴亏肝木旺的证候,如头目眩晕,眼干发涩,耳鸣额红,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妇女月经不调,苔少而舌质红,脉细弦数。可用干地*、山茱萸、枸杞子、玄参、龟板、女贞子、何首乌等药。此法一称“滋水涵木”。是治疗肝肾阴虚兼有轻度浮肿。患者头晕,面红升火,眼花耳鸣,腰部酸痛,咽干,夜间睡眠较差,或有盗汗,尿少色*,舌红苔少,脉弦细。用杞菊地*丸(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

滋阴

又称“育阴”,“养阴”,“补阴”或“益阴”,是治疗阴虚证的方法。阴虚证,表现为干咳咳血,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腰酸遗精、头晕目眩,手足心烦热等症。可选用天门冬、麦门冬、石斛、沙参、玉竹、百合,旱莲草、女贞子、龟板、鳖甲等药。参见“补阴”条。

滋阴利湿

是治疗邪热伤阴,小便不利的方法。患者口渴要喝水,小便不利,或有咳嗽呕恶,心烦不能安眠,用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属)。心烦不能安眠是阴伤的现象,阿胶能补血养阴,与其它药同用,既能利水,又不伤阴。

滋阴平肝潜阳

是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肝阴虚或肾阴虚,都能发生肝阳上亢。出现头痛,头昏晕,耳鸣耳聋,情绪容易激动,面部烘热,口燥咽干,睡眠不足,舌质红,脉细弦数。滋肝肾之阴,用熟地、枸杞、山茱萸、旱莲草;平肝用钩藤、菊花、天麻、僵蚕等;潜阳用生牡蛎、生龙骨、生石决明、磁石等。

滋阴熄风

是以滋阴为主,消除因阴虚而动风的方法。在热性病晚期,热伤真阴,表现为身热不甚,但羁留不退,手足心热、面红、虚烦不眠、咽干口燥、心慌神倦,甚或耳聋,手足蠕动或抽搐、舌干绛少苔、脉虚数。可用生地、白芍、麦冬、鸡子*、龟板、鳖甲、牡蛎、钩藤等药。

佐金平木

是肃肺以抑肝的方法。肝气上冲于肺,肺气不得下降,出现两胁窜痛、气喘不平、脉弦等症。须用肃肺法使肺气下降,肝气也得疏畅。用桑白皮(吴茱萸汁炒)、苏梗、杳仁、批把叶等药。

外治及其它鼻(吹鼻)

把药物研成细粉,病人自己吸入或由别人吹入病人鼻腔内。例如····慢性副鼻窦炎,用*花鱼头部的鱼脑石研成细粉,加入冰片少量,吸入鼻内。感冒鼻塞,可用鹅不食草研细粉,吸入鼻内。

把药物煎成汤汁,用以水浴、浸泡、1渍。洗浴适用于全身性疾病。例如风疹块,用香樟木煮汤洗浴;温泉浴多用于治疗皮肤患疥癣,古代早已使用。浸泡适用于四肢疾患,如鹅掌风(手癣)和脚癣,用药汤或醋(炖热)每天浸泡几次。1渍(1渍,是湿润局部)适用于身体的局都疾患(例如疥癣,用药汁1患处),或用于瘟疫实热证的高热烦燥,大渴,甚至说胡话,可用*连水在胸部1渍。

薄贴(膏药)

薄贴见唐.孙思邈《千金粪方》,清徐灵胎说即膏药的古名。膏药是贴在皮肤上,利用它所含的各种药物的作用,以治疗疾病。其制法是:把一定处方的药物浸在麻油内一个时期,入锅煎熬,待药物枯黑,去渣,再熬至极为稠厚,加入*丹(用铅与硝、硫*制成,为*赤色粉末)拌匀,将锅离火,药液逐渐凝固,凝固后取出切成大块,浸凉水中去火*。用时加热溶化,摊于布或厚纸或薄油纸上,贴于局部。内科膏药有袪风、化湿、行气、活血等作用。外科膏药对肿疡能消肿定痛,对溃疡有去腐、生肌收口、护肉等作用。另一种膏药,是把鲜药经过捣打而成膏,用竹签挑起,摊于纸上而成,也有做成薄饼,贴于局部的。

插药

是插入疮内的细药条(药粉加厚糊制成线条),有腐蚀作用。用于死肌顽肉及不知痛痒的疮。插药内有剧*的矿物药,使用后往往感到强烈疼痛,一般不轻易使用。

掺药

也是外用药。掺药一般是把少量药粉放在膏药药中心,贴在肿疡上;掺药也可以掺布于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疮面上,或粘附于药线上,而插入疮口内。由于掺药处方不同,所以具有消肿、散*、提脓去腐、腐蚀而平1肉、生肌收口、定痛止血等不同作用(提脓去腐的升丹,即是掺药之一)。

吹药

是咽喉口腔病的外用散剂。例如治咽喉口舌肿痛的冰硼散,由玄明粉五钱(风化),朱砂六分,硼砂五钱,冰片五分组成,各研极细末,和匀;瓶装。临用时取少许用喷药器喷入(如无喷药器,可用细竹管或纸卷成细管,装药吹入),每日三、四次。

导法(导便)

把液体药物灌入肠中,或把润滑性的锭剂塞入肛门内,以通下大便。古代常用的有“蜜煎导法”和“猪胆汁导法”,现在也有用肥皂削成如小指大,塞入肛门的。

导引(道引)

是古代用来保健与治病的一种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后代所说的气功和体育疗法两种形式。注:导引有几种解释:运动肢体。唐.王冰在《素问.导法方宜论》的注解中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支节即四肢关节。自己按摩。《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类于深呼吸,古人称为吐纳。清.张志聪在《素问.导法方宜论》的注解中说:「导引者,擎手而引欠也。」引是吸气,欠是张口呼气。“擎手而引欠”就是高举双手,进行深长地呼吸。包括气功与体育疗法。《庄子.刻意》:「此导引之士。」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柔”是“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象征肢体动作体活。意思是呼出浊气,吸入清气,使体内之气和顺;运动肢体,使肢体动作灵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养生方》的导引法260余条,其中即包含气功与体育疗法。以上四说,以第四说较为全面。

点眼

把药物研制成干燥而极细的纷,先试放于舌上,如溶化而毫无渣滓,即可用于点入眼内,清凉而无刺激感。点眼药简称眼药,处方不少,用于眼病以消炎退肿去翳。点眼法还能治疗非眼科的其它疾病,这种点眼药还须进一步研究。

发泡(起泡、提泡)

把能刺激皮肤的药物,捣烂或研末,敷在皮肤上,使之发泡。例如治急性扁桃体炎,取斑蝥一只研粉,放在小膏药的中心,贴项两侧(患左贴右、患右贴左),三、四小时后起泡,用消*针挑破,挤出*水,涂以红汞。治急性*疸性肝炎,可用斑蝥膏贴右边胁下,其余同上。毛茛、天南星、威灵仙、回回蒜等的鲜根,捣烂,取如*豆大一小粒外敷,也能发泡。但发泡药不能误入眼内,免受损害。

如把鲜的植物药捣烂,或用干药碾末,加酒、蜜、醋等汁调和,敷在肌肤局部,隔一定时间换药一次,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例如摔伤而关节筋肉疼痛,用鲜栀子,适量白粉同捣,加酒少量和匀,敷伤处。肿疡初起,也常用外敷药。

膏摩

即用药膏摩擦局部。例加:用袪风药或抑制霉茵药加酒煎成稠厚的膏,用布蘸膏摩擦局部,可以治疗关节痛或皮肤癣病。

箍口药(围药、箍药)

就是在初起的肿疡周围敷一圈湿润的药泥,使疮形缩小高突,容易化脓和溃破。起初可用,溃脓后余肿未消的也可用箍围药消肿。但药性寒热不同。例如金*散(大*、*柏、姜*、白芷、南星、陈皮。苍朮、厚朴、甘草、天花粉,作散剂),药性偏凉,能清热消肿,适宜于肿疡阳证,可选用葱汁、酒、麻油、菊叶或丝瓜叶捣汁,调药外敷。回阳玉龙膏(草乌。干姜、赤芍、白芷、南星、肉桂),药性温热,适用于阴证,热酒调敷。

挂线法

是用药制丝线(或普通丝线)或橡皮筋等挂断肛门漏管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线的张力,促使局部气血阻绝,肌肉坏死,以达到切开漏管的目的。对于疮疡溃后形成漏管的也可用挂线法。

结扎法

是利用线(药制丝线或普通丝线)的张力,促使患部气血不通,使所要除去的组织坏死脱落,达到治愈的目的。一般适用于赘疣、痔核等症。例如头大蒂小的赘疣,可在根部用线作双套结扣住扎紧。对血瘤和癌肿禁忌使用。

枯持法

先用枯持药物敷在痔核上,然后用枯痔注射剂注射于痔内,使痔核干枯、坏死、脱落而愈的方法。适用于二、三期脱出的内痔,狭窄性内痔,内痔兼有轻度贫血、老年患者或血压稍高患者。不适用于外痔与初期不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及直肠肿瘤引起的内痔,有严重的肺、肝、肾疾患、高血压病和血液病,临产孕妇等也不宜应用。枯痔法现已有不少改进各地方法也不完全一致,各有它的优缺点。

用烧红的大小形式不同的铁器烙患处,称为烙法。例如脓疡的脓已成,古代用烧红的烙铁烙破脓疡,使脓液流出,以代刀针。

灵药

是用金石药品经过升华提炼制成的升丹、降丹的总称。升丹处方为:水银、火硝、白矾、雄*、朱砂各五钱、皂矾六钱(小升丹只用水银一两、火硝七钱、白矾八钱)。白降丹处方为:朱砂、雄*各二钱、水银一两、硼砂五钱、火硝、食盐、白矾、皂矾各一两五钱。升丹红色的名红升丹,*色的名*升丹。升丹是把原料药放在下一容器,升华的药粉凝在上一容器。降丹是把原料药放在上一容器,结晶凝在下一容器,升降丹的制法此较繁复。

蜜煎导法

导便法之一。用蜜蜂适量,在锅内熬煎浓缩,趁热取出;捻成如小指样二寸长的梃子,塞入肛门内。

捏脊(捏积)

多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等症。方法是使小儿俯卧固定,医生微屈两手食指,以两食指的前半对准两拇指捏起脊柱下端(尾抵部)正中两侧的皮肤,然后沿脊柱正中线向上移动,边提边捏,直至推进到脊柱上端(颈部)为一遍。每次可操作三至七遍不等。

扑粉

把药物研成细粉,扑在皮肤上。如热性病发汗后汗出不止,用龙骨、牡蛎、生*耆、粳米研成细粉和匀,扑在皮肤上,也称“温粉”。夏天生痱子,用滑石粉扑身上。

气功

是利用深呼吸(古代所谓“吐纳”,即“吐故纳新”的简称)和有意控制意念使精神安定下来以进行保健(即所谓“养生”)和治病的一种方法。其中用于治疗目的的,也称“气功疗法”。

热烘

热烘法是在病变部位涂药后,再加火烘的方法。适用于鹅掌风,皲裂疮,慢性湿疹、牛皮癣等皮肤干燥搔痒的疾病。每日一次,每次约二十分钟,烘后即可把药擦去。此法需要坚持较长的治疗时间,才能取效。禁用于一切急性皮肤病。

塞法

把药粉用棉花或纱布包裹扎紧,或用锭剂,塞于鼻、阴道、肛门内等处,以达到治疗目的。例如治疗慢性副鼻窦炎,用川芎、辛夷、细辛、木通,研细末,纱布裹少量塞入鼻孔中,时常更换。又如妇女滴虫性或霉菌性阴道炎,每晚先用桃树叶煎水洗阴道,再用纱布蘸药粉(五倍子、蛇床子、生*柏、冰片、共为细粉,也可制成锭、丸)二、三分塞入

漱涤(含漱)

是用来清洁口腔咽喉患部的方法。由于药汤清热解*的作用,能除去腐烂组织及脓液。漱口药汤是用各种药物加水煮成,临用时和二分之一的温开水,先含一会,再漱涤后吐去。病轻的一日三、四次,病重的一日五、六次。药汤不宜太热,以免烫伤口腔。例如麻疹过程中发生口炎,用野蔷薇根煎水含漱。急性扁桃体炎,可用风化硝、白矾、食盐各一钱,加水一杯,煎沸、侯凉,漱涤口腔。

外治

治疗方法的一类。选用药物、手法或配合适当的器械用于体表或九窍等处,以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常用的有:敷、1、熨、熏蒸、吸入、热烘、浸浴1渍、发泡、膏摩、点眼、1鼻、漱涤、扑粉、导塞、薄贴等。

吸入

用吸入某些药物的烟或蒸汽的方法治疗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日久,用款冬花末卷作纸烟状,点燃吸其烟。或产后流血过多而昏晕的,把铁块或木炭烧红,投入醋内,使产妇闻到醋气而醒觉。

熏蒸

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烟气或药物煮沸腾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机体,以治疗皮肤疮癣或其它疾病。例如患神经性皮炎,用袪风燥湿药研末,和入艾绒,外包薄纸,卷成药条(或单用草纸卷成细圆筒形的条),燃着后以烟煎患处。或治疗风湿痹痛,用桑枝、榆枝、桃枝等熬汤,,倾入木桶,上搁木板,患者坐木板上,用布围住身体和木桶,煎蒸身体。用本法要随时听取病人对治疗部位热感程度的反映,避免灼伤皮肤。室内烟气弥漫时,也要适当调换空气。小儿麻疹已出现疹点,冒风而疹点有些隐没,不但须内服透达药,也可用芫荽、连须大葱、浮萍煎汤熏,并用毛巾蘸药汤擦头面胸腹(擦后忌吹风),以助透达。

罨(音掩)

罨是掩覆(掩盖)的意思。分为冷罨法和热罨法两种。冷罨法:例如用毛巾或净布浸冷水中,擦干,遇鼻出血时,即罨在前额上,毛巾热即更换,至血止为止。热罨法:例如用毛巾或净布浸热水中,轻轻姣去水,掩覆于疼痛处。按罨法在我国医学上多有记载,如冷罨法有青布浸凉水罨,甚至用冰块罨;热罨法有用布浸药汁罨痹证疼痛处,布上不断添渍药汁,并不断加热。

药筒拔法

药筒与火罐相似,能吸引溃疡的脓*外出。适用于阴发背十五日前后,坚硬散漫不收,脓深不能向外溃破的;或*蛇咬伤,肿势迅速扩张,*水不出的。方法是:先用鲜菖蒲、羌活、独活、艾、白芷、甘草各五钱,连须葱三两,用清水十碗,煎几十沸,待药滚熟为度,候用。其次,用鲜嫩竹几段,每段长七寸,口径约一寸二、三分,一头留节,刮去青皮留白,厚约一分多,靠节钻一小孔,用细杉木条塞紧,放前药水内煮几十沸(如药筒浮起,须用物压住)。脓内溃难出的,可先作品字形三个切口,将药水盆放在病人床前,把药筒内热水倒去,承热急对疮口合上,按紧自然吸住,等一会(约五至十分钟)药筒已凉,拔去杉木塞,药筒自落。凡溃烂严重的不能用,以免引起出血。按此法原理与拔火罐相同。但容易烫伤皮肤。近来对于*蛇咬伤,在对伤口处理后,多用拔火罐吸出*液,已不用药筒。

药线引流

药线一般用桑皮纸、丝棉线等,按其实际用途,裁成阔狭长短不同的纸条,搓成线状,外粘药扮或内裹药粉而制成,俗称纸捻。将它插入溃疡内部,利用引流作用,使脓水外流。外粘药粉多用含有升丹成分的药粉。适用于溃疡疮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的。内裹药粉是将药物预先放在纸内,裹好搓成线状,内裹药粉多用白降丹等,能腐蚀漏管(升丹和白降丹,参见“灵药”条)。

熨法

用药末或药物粗粒炒热布包外熨,用以治疗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等证,称为药熨。如胃气痛,用橘叶炒热后布包揉熨。一般用盐粒、沙子或干净*土炒热后布包外熨,也能达到熨的目的,但须注意烫伤皮肤。

猪胆汁导

导便法之一。用猪胆汁,加入醋少量,和匀,灌入肛门内。

方药三品(上品、中品、下品)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和《神农本草经》。是古代的一种药物分类法。当时认为没有*性,可以多服久服不会损害人体的,列为上品;没有*或有*而只须斟酌施用,可以治病补虚的,列为中品;多*而不能长期服用,能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的列为下品。这在当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上品药中也有一些有剧*的药物在内,所以这种分类法是此较原始的。

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散剂是把药物研成粗末或细末。粗末可加水煮服,细末用白汤、茶、米汤或酒调服。外用散剂须把药物研成极细末,或撤布(掺)于局部,或用酒、醋、蜜等调敷于患处,多用于外科或五官科。

涩剂

涩可去脱,如牡蛎、龙骨之类。涩有收敛的意思,脱是滑脱不巩固,当用收敛药物治疗。例如病后自汗,是卫气不固,用“牡蛎散”(麻*根、*耆、牡蛎)。肾虚而遗精,或睡中精出而不自知,用“金锁固精丸”(沙苑蒺藜、芡实、莲须、龙骨、牡蛎)。

烧存性

把植物药制成炭剂,要烧到外部枯黑,里面焦*为度,使药物一部分炭化,另一部分仍能尝出原有的气味,这就是存性。作为止血药的炭剂,常用此法炮制(烧存性是直接用火烧;炒存性是用间接的火处理,目的是一样的。)

升剂

升可去降,如升麻、柴胡之类。升是有升提作用的药物,降是气虚下陷的病证,当用升提药治疗。例如因气虚而患脱肛或子宫下垂,可用“补中益气汤”(*耆、甘草、*参、当归、橘皮、白朮、升麻、柴胡)。

升降浮沉

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沉降药下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泻下等作用。凡气属于温热、味用于辛甘的阳性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如麻*、桂枝、*耆之类;如果气属于寒凉,味属于苦酸的阴性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如大*、芒硝、*柏之类。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如辛夷、荷叶、升麻等(但旋覆花不升,也有例外的);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能沉降、如苏子、枳实、寒水石等(但蔓荆子不沉是其例外)。炮炙方面,如酒炒能升,盐炒能降,姜炒能散,醋炒能收敛。

湿剂

湿可去枯。如麦门冬、地*之类。湿是滋润,枯是津血枯燥。例如秋季气候炎热干燥,肺受燥热,咳嗽无痰而胁痛,口舌干燥,舌红无苔,可用“清燥救肺汤”(麦冬、甘草、桑叶、石膏、黑芝麻、*参、杏仁、阿胶、枇杷叶,血虚的加地*)。

十八反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两种药物同用,发生剧烈的副作用,叫做相反。相传有十八种药物相反,即: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藜芦所反的参,原来只有人参、丹参、沙参、苦参四种,李时珍《本草纲目》又加入玄参,所以实际有十九种药物)。十八反是否完全符合客观实际,还须进一步研究确定。

十二剂

有两种说法:即十剂加寒剂、热剂(系宋.寇宗奭《本草衍义》提出)。即十剂加升剂、降剂(系明.缪仲淳《本草经疏》提出)。

十剂

从方剂的功用分类,有十剂的名称。即: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十剂之说,近人从《千金要方》考证,认为系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提出)。

十九畏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加两种药物同用,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减低其*性或功效,甚至完全丧失功效,叫做相畏。相传有十九种药物相畏,即:硫*畏朴硝;水银畏毗霜;狼*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十九畏是否完全确实,还须进一步研究确定。

时方

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所制订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据清.陈修园《时方歌括.小引》说:「唐宋以后始有通行之时方。」按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王焘的《外台秘要》所记载的方剂,主要包括晋以后的方剂。

食远服

即离开正常进食时间较远时服药。治疗脾胃病的药可以食远服,泻下药也可以食远服。

食治(食疗)

应用食物对于疾病进行治疗或调理,称为食治。食物有不同的性味,对于各个脏器的疾病有治疗作用。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有食治门,搜集《内经》至唐以前的食物治疗学说,并叙述多种食物的性味和治疗作用,是着名的食治专着之一。

水飞(飞)

有的药物用水飞,即先碾成末,再放在乳钵内加水同研极细,又加入多量的水抗拌,将含有药粉的水倾出,分出药粉,使之干燥,至成极细粉为度。如滑石、矿石、朱砂、炉甘石等,多经过水飞。

四气(四性)

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药性的寒凉和温热是与病证性质的热性病证、寒性病证相对而说的。能够治疗热性病症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连是寒药,治热病泻痢;茵陈蒿微寒,即是凉药,治*疸身热。能治寒性病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是热药,能治因大汗而阳气衰竭、四肢寒冷等;草果是温药,即是微热,能治胸腹冷痛和发冷较重的疟疾。寒药和凉药,热药和温药,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此外还有平性药,性质此较平和,但实际上也有偏寒偏热的不同,如白茯苓甘平而偏温,猪苓甘平而偏凉。所以仍称为四气,而不称为五气。

送服(送下)

服丸剂须用汤水送服。一般丸剂用温开水送服;宜温及监制寒药的用生姜汤;清热的丸剂或用薄荷汤;清头目的用清茶;滋补药或调剂峻药以及补肾的均用淡盐汤;袪瘀活血药用酒送服,以助药力,医书中在丸剂后说明服法的“下”字即是送服。

酸苦涌泄为阴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涌是吐;泄是泻。酸苦二味的药能催吐能导泻的,其性质属于阴。例如胆矾味酸,瓜蒂味苦,能催吐;大*味苦能泻下。

酸咸无升、甘辛无降

语出《本草纲目.序列》。酸、咸味的药性是向里向下,没有“升”的趋向;甘、辛味的药性是向外向表发散,没有“降”的趋向。但这不是绝对的,例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从性味说都应升,不过由于质重,所以是降的。

汤液

指清酒,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汤液,现在称为“汤剂”。把药物加水煎成汤,去渣,取汁内服。汤的吸收较快,作用易于发挥,常用于新病急病。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系临床着作。

通剂

通可去滞,如通草,防己之类。通是通利,滞是留滞之证。如产后气血壅盛,乳汁不下,宜通草、漏芦等药以通窍下乳。又加湿痹由于湿邪留滞,四肢缓弱,皮肤不仁,天阴雨时身体沉重酸痛,宜防已、威灵仙等药去留滞的湿邪。

是把药物研成细末,用蜜或水或糊或药汁等拌和,制成圆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药丸。它服用便利,吸收较缓慢,药力较持久。凡药物不耐高热,虽溶于水、容易挥发,*性较剧烈的,多适合做丸。丸剂常用于慢性病,尤其是攻磨症积。但也有可用于急证的丸剂,平时制成保存,随时用水化开服用或水送服。

用湿纸或面糊包裹药物,放热灰中煨,待湿纸或面糊焦黑为止,剥去纸或面糊,能吸去油质,如肉豆蔻即用此法,以免引起呕吐。或把生姜放火灰内煨,称为煨姜,减轻其发散性,而能温中。

未发病前服

如疟疾,应在症状未发作前的适当时间服药。

温服

即药汤不冷不热时服下。一般的补托、温养等药都可温服。现在多种性质的药汤都用温服法。

文火,武火

文火是火力小而缓,武火是火力大而猛。微火、慢火属于文火,“紧火”属于武火。煎煮药物时须按需要而使用不同火力。

无灰酒

是不放石灰的酒。古人在酒内加石灰以防酒酸,但能聚痰,所以药用须无灰酒。

五代时蜀

韩保升说:「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又:北宋时苏颂编的《图经本草》,是药物图谱一类。

五谷

五谷的解释较多。《素问.脏气法时论》王冰注认为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黍(*黍即*米,小豆有多种)。

五色五味所入

药物归经学说的内容之一。这是古人从五行学说出发,通过五色五味与五行所属,与脏腑经脉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即:色青、味酸属木,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色赤、味苦属火,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色*、味甘属土,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色白、味辛属金,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色黑、味咸属水,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

五味

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另有淡味,因为它的味道不显者,所以仍称为五味,但实际是六味。味不同,作用也不同。辛味能散能行,如荆芥散风寒,砂仁行气,川芎活血。甘味能补能缓,如*耆补气,阿胶补血,甘草能缓解挛急。酸味能收能涩,如山茱萸收敛虚汗,金樱子止遗精,五倍子涩肠止久泻。苦味能泻能燥,如*连泻火,大*泻下通便,苍朮燥湿。咸味能软坚润下,如海藻、牡蛎治瘰历,芒硝润下燥结的大便。淡味能渗湿利小便,如通草、茯苓等。近人认为药味道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味辛的多含挥发油,味酸的多含有机酸,味甘的多含醣类,味苦的则可能含生物碱、甘类或苦味质等。

五宜

语出《灵枢.五味篇》。五类谷、肉、果、菜适合于五脏病的,称为五宜。如脾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宜食大豆*卷、猪肉、粟、藿。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宜食*麦、鹅肉、桃、葱。五宜的说法迁就五行学说,其中可能有的有些道理,但多数是牵强附会的。

五走

语出《灵枢.九针篇》。如“酸走筋,辛走气,咸走骨,苦走血,甘走肉。语出《灵枢.五味篇》。指五味所走的脏器。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注:《素问.至真要大论》作“先入”,意义相同。

用水洗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它不洁物。

先煎

矿物药、介壳药不容易煎出气味,都要捣碎先煎。加石膏代赭石、鹅管石、牡蛎、鳖甲等。处方中的麻*须先煎两三沸,掠去水面的浮沫,再加水,然后投入其余药物。据说麻*如不先煎去沫,服后会出现心烦。

咸味涌泄为阴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咸味药能催吐能润下的,其药性属于阴。例如盐汤可用于吐食积,芒硝能润下大便。

相恶

“七情”之一。一种药物能减弱另一种药物的性能,叫做相恶。如生姜恶*芩,因*芩能减弱生姜的温性。

相反

“七情“之一。两种药物冈用后会产生强烈的副作用,叫做相反。如乌头反半夏。

相杀

“七情”之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中*反应,叫做相杀。如绿豆杀巴豆*。

相使

“七情”之一。两种以上药物向用,一种药为主,其余药为辅,以提高其药效,叫做相使。加款冬花用杏仁为使。

相畏

“七情”之一。是药物互相抑制。例如某些有*性的药物,须配合制服其*性的药物,以免发生有害作用。如半夏有*而畏生姜,以半夏配生姜同用,就能抑制半夏的*性。

相须

“七情”之一。两种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能互相增强作用,叫做相须。如知母和*柏。

小方

对于邪气轻浅、病无兼证的,使用小方。小方有三种意义:病势轻浅,不必用猛剂;能治上焦病,分量要轻;病无兼证,药味须少。小方如汗法中的“葱豉汤”(葱白、淡豆豉)即是。

泄剂

泄可去闭,如葶苈、大*之类。泄就是泻,闭是病邪形成实证。里实须用泻法,如肺实证而咳嗽气急痰多,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袪痰。又如因气郁而引起便秘,患者时常噫气,胸胁胀满,想大便但虽以排出,甚至腹中胀痛,苔*腻,脉弦,用“六磨汤”(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大*)。

泻下禁例

有下列情况时,不宜使用泻下法: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老年血虚肠燥的;新产妇血虚大便秘的;病后津液损耗而大便秘的;大失血的病人;热邪在里,大便秘结,成为可下的证候,但病人脐部上下左右有动气;脉微弱或浮大而按之无力或脉迟的;气喘而胸部胀满的;欲呕吐的;病人平日胃弱,食欲不振的;病人平时气虚,行动就气喘的;病人肚子胀,有时减轻,不久又胀的;孕妇或行经期。有以上这些情况的也不能泻下。以上不可泻下的仅是举例。如果不宜泻下而又不得不泻下的,可参阅“表里双解”、“攻补兼施”、“润下”、“蜜煎导”、“猪胆汁导”等条。

辛甘发散为阳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辛味甘味药能发散的,其药性属于阳。例如桂枝、防风的性味辛甘,能发汗解肌。

分内服外用两种。内服的膏剂,是用药物加水,再三煮熬,滤去渣滓,加入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可长期服用。膏剂有补养治疗用,常用于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者。外用油膏,一称药膏,把蜂蜡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中,加热溶化,乘热加入药物细粉,不断搅拌,待冷凝即成。如有饮片,须先把油烧开,将饮片炸枯,去渣再加入药物细粉。冰片、樟脑等容易挥发的药,可在油膏冷后加入搅匀。外用药膏一般用来外涂皮肤疮疡疥癣等。

性能

概指“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而言,实际就是药物的作用。

修事

语出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即炮制。清.张仲岩着有《修事指南》。

修治

语出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该书中有《修治药法》,即炮制。

宣剂

宣可去壅,加生姜、橘皮之类。宣是散的意思,壅是郁塞的病。如胸中胀闷、呕吐、恶心等症,可用“二陈汤”(陈橘皮、半夏、茯苓、甘草),利气散郁。如果是胃有痰饮,还可以用“瓜蒂散”等吐法,也是宣的另一种方式。

烊化

凡芒硝(或玄明粉)、饴糖、蜂蜜、阿胶(预先加水炖烊)都在药汤煎成去滓后加入,再把药罐搁火上稍煎,使芒硝等完全熔化于药汤内。至宝丹、抱龙丸等,放在小盏内,药汤浸,用汤匙轻按,使它烊化,再内服。

阴阳水(生熟水)

即生水与熟水混合。

引经报使

指某些药物能带引其它药物到达病变部位的作用,好象向导一样,所以叫做引经报使。一种是引向经脉,如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为引;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白芷为引;少阳经病,用柴胡为引;太阴经病,用苍朮为引;少阴经病,用独活为引;厥阴经病,用细辛、川芎、青皮为引。这种引经的说法是不可靠的,因为药性不是每一种病都适合的。例如少阴病四肢寒冷,手足屈曲而睡,精神衰乏,脉沉须用附子、干姜、甘草等回阳救逆,就不能用独活这种发表药。另一种是引向疾病所在。例如咽喉病须用桔梗载药上浮,到达咽喉部;又如治下肢病用牛膝为引,治上肢病用桑枝为引。只能认为这些药治疗咽喉、下肢、上肢的某些病有效,加果认为必须用这些药为引,那就不切合实际了。

汤剂需要冷服的,叫做饮,如香薷饮。不规定时间饮服的叫做“饮子”,如《宣明论》的地*饮子。厚腻药物稍煎一、二沸即取汁饮服的,后世称为“浊药轻投”。

饮片(咀片)

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片、丝、块、段等形式,便于煎汤饮服。

涌吐禁例

有以下情况的,不宜使用吐法:手足寒冷的;脾胃虚弱,面色萎*,脉微弱或虚大无力的;气虚而胀,不能运化,不可误认为实证;虚喘不安;脚气冲心的;病人恶寒而不想盖衣被的,这是内真热而外假寒;孕妇;老人虚弱的;产后;失血患者。以上不宜用吐法的仅是举例。

燥剂

燥可去湿,如桑白皮、赤小豆之类。例如水肿病,水湿停蓄于皮肤间,面目四肢都肿,脘腹胀满,气喘,小便不利,可用“五皮饮”(桑白皮、陈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赤小豆桑白皮汤”(即以上二味)也可治水湿停蓄于皮肤间的水肿。一般所说的燥湿多指袪中焦湿邪。寒湿用“苦温燥湿”,如苍朮、厚朴等;湿热剂“苦寒燥湿”,如*连、*柏等。

将药物放在蒸笼中隔水蒸熟,以便于制剂,如茯苓、厚朴蒸后才易于切片。或加酒拌蒸,加大*、地*经蒸制后,熟大*的泻下作用减弱,熟地*由生地的凉血变为温性而补血。

蒸露

有些药物通过蒸馏法而制成药露。加金银花露、藿香露、薄荷露等。

制绒

将药材的纤维捣成绒状,使其易于点燃,如把艾叶制成艾绒,用于灸法。

制霜

种子类药材去油后的粉末,加巴豆霜、苏子霜、杏仁霜等。某些药材析出的桔晶,加柿霜。某些动物药去胶后的骨质粉末,如鹿角霜。

治削

语出《金匮玉函经》。包括药材的去杂、切削等操作技术。如:“挑拣”:除去非药用部分,保留药用部分,加桑螵蛸去梗、牡丹皮去心。“颠簸”:用柳条或竹制工具,上下左右振动;除去药材中泥土、灰渣杂质。“筛”:用以区分药物大小和清除杂质,选用不同孔径的竹筛、铜筛、马尾筛。“刷”:刷去药物表面的绒毛、尘土等。“刮”:用金属或角质的工具,除去药物表面的非药用部分,加肉桂、厚朴去粗皮、虎骨去筋肉。“捣”:用石、铁或铜制的臼和捣杵,用以捣碎或去皮,加白果、词子去皮。生石膏、龙齿等捣碎。“碾”:多用铁制的药碾子把药物眼成粉末。“镑”:用特制镑刀将药物削成薄片,如犀角、羚羊角等。“切”: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切碎、切块、切丝、切段、切节、切片等。

即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共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也称“合炒”。酒炙:多用*酒,个别用白酒。有二种方法,一是先将药材与酒拌匀,再加热炒至微*;二是先将药材炒至微*,再将酒喷入微炒。加炙制当归、川连等。醋炙:用米醋炙。如炙制香附子、三棱等。盐炙:先将盐加水溶化,再与药材同炒。加炙制橘核、杜仲等。姜炙:先将姜捣烂取汁,再与药材同炒。如炙制竹茹等。蜜炙:将药材与蜜拌匀后,再加热同炒。加炙制甘草,枇杷叶等。米泔水炙:用米泔水浸后再炒。如炙制苍朮等。羊脂炙:取羊脂与药材同炒,如炙制淫羊藿等。童便炙:取药材与童便同炒。如炙制香附子等。鳖血炙:先将鳖血加少量清水与药材同拌匀后,放置一小时左右,同入锅中炒至变色即可。加鳖血炙柴胡等。矾炙:先将矾加水溶化,喷入炒热的药材中,再同炒至干。如炙制郁金等。药汁炙:取药材兴药汁同炒,如甘草汁炙吴茱萸等。辅料指制药时的辅助物质。液体辅料如酒、醋等,非液体辅料如淀粉、糖、盐等,但盐也可以溶于水而变成为液体辅料。

中草药

一般认为中药书上有记载、中药店经常出售的中药商品,与民间或草药医使用的草药,合称为中草药。其实草药有些还是有记载的,或古来开始是草药,以后成为经常和比较普遍使用的中药,所以中药与草药也很难划分,因而现在常合称为中草药。

重方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卸先用奇方,病不去,再用偶方。

重剂

重可去怯,磁石、朱砂之类。重是质重药能镇坠、镇静。怯是精神紊乱,惊恐健忘。如癫痫病用“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治疗。

将某些药物放在清水内或液体辅料(加醋、药汁等)内略煮,可减弱其*性或使药物纯净。如莞花用醋煮,可减弱它的*性;朴硝夹杂泥土杂质,加果用白萝卜同煮后冷却,成为玄明粉,质量比朴硝纯净。

煮散

把药物制成粗末的散剂,加水煮汤,去渣服用,叫做煮散。

乳细

即把药末放在乳钵内研极细。乳钵系瓷制,形如臼,里面较糙,用瓷槌把药物研磨。点眼药和吹喉药等都可在乳钵内研极细。

[口父]咀

[口父](fu府),语出《灵枢.寿夭刚柔篇》。[口父]咀,就是咬嚼的意思。古代没有刀的时候;把药物咬成粗粒,加水煎服。后人改用刀切或捣,剉等法。

君臣佐使(主、辅、佐、引)

方剂的组成,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就是“君、臣、佐、使”的配合。它的含义应加说明,才能了解古人处方的用意。“君”药是方剂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协助主药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兼证或抑制主药的*性和峻烈的性味,或是反佐的药物。“使”药是引导各药直达疾病所在或有调和各药的作用。例如:麻*汤治疗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疼痛、脉浮紧、无汗而喘,其中麻*是君药,发汗解表;桂枝是臣药,助麻*解表;杏仁是佐药,助麻*平喘;甘草是使药,调和诸药。目前,有的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有的把佐药改为次辅药。

把药物放在火内烧红,或放于耐火容器中间接火,使它的质地松脆。如牡蛎、瓦楞子,血余、明矾等即用此法。

熬是煮烂或煎干。煮烂:如猪肤汤(张仲景《伤寒论》方。猪肝一斤,用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匀)中的熬香,就是煮烂而有香气。煎干:例如煎膏药(指薄贴)又称熬膏药,把药物放在麻油内熬成稠厚而能凝固的膏。

包煎

有毛的植物药须用布包煎,如旋覆花有毛须包煎。散剂、丸剂与饮片同煎,为了防止药汤腻浑难喝,也可以包煎。或核仁捣泥(如桃仁泥),为了防止散在药汤内,也用包煎。

本草

我国古来记载药物的着作,包括图谱之类,称为本草。本草记载的药物有植物、动物、矿物和酿造的饮料食品及少数化学制品等。其中以草类为最多,所以名为本草。

某些药物在煎煮前应先用手指擘破,使它容易煎出药味。如桂枝汤中的大枣须擘破。

补剂

补可去弱,如人参、*耆之类。弱是虚弱的病证,须用补益的药物治疗。人参、*耆合用熬膏,名“参耆膏”,可治脾肺气虚。如脾胃衰弱,消化力弱,食欲不振等,可用“四君子汤”(*参、白朮、茯苓、甘草)。

草药

某些药用植物在一般中药书中没有记载,或有记载而现在一般医生很少使用,但在民间或草药医却能掌握使用,这些药用植物称为草药。

将药物轧成粗末,制成块状,用沸水泡或煎汁,代茶服用,如午时茶。

将药材放锅中加热,并不断拌炒。微炒:炒去水分,至药物表面微干,但无显着着化。炒爆:炒至药材爆裂为度,种子类药物如王不留行,系用文火炒至爆开。炒*:炒至药材微带*色,有特殊香气发出为度,加炒麦芽、炒谷芽等。炒焦: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内部深*,如神鷮、白朮等。炒炭:炒至药材全部焦黑色,但中间仍呈*褐色为度,也称为“炒存性”,如地榆、生地等。

冲服

方剂中的沉香,木香等芳香药的饮片,先放碗内。其余药加水煎好,趁热冲入碗内,浸渍一会,待温单喝药汤,也有把少量散剂用药汤冲,待温搅匀服下,与“调服”相同。

冲服剂

是将中药提炼成稠浸膏,加入适量的糖粉、矫味剂等,制成颗粒状散剂,分剂量装入塑料袋或玻璃瓶,封口。服用时加开水冲服。

把药物用火烧红后,立刻投入水内或醋内,这样反复多次。此法又称“煅淬”。矿物类药物如磁石,代赭石、自然铜等多用此法。

大*、常*、小*、无*

语出《素问.五常*大论》。大*是药物*性剧烈的。常*药的*性次于大*。小*药的*性小。无*药即平性药。

大方

对于邪气强盛,病有兼证的,使用大方。大方有五种意义:矣力雄猛;药味多;药量多;量多而一次服完;能治疗下焦重病。大方如下法中的“大承气汤”(大*、厚朴、枳实、芒硝)即是。

分为内服,外用两种。外用的含有汞、硫等矿物药,经过加热升华或熔化提炼而成的制剂,为粉末状。如白降丹、红升丹等(参阅“灵矣”条)。内服的,有的是散剂,如紫雪丹;有的是丸剂,如至宝丹、五粒回春丹;有的是锭剂,如辟瘟丹。丹剂也有同时供内服及外用的,如玉枢丹(一名紫金锭),是丸剂或锭剂。古代有炼丹术,丹的原意指升炼的丹。如白降丹、红升丹即其遗法。以后有丹之名,而实际已不是升炼。后人又说“丸散中药性峻烈而用量小的称为丹”。如紫雪丹,至宝丹确是加此,但《伤寒论》“白散”峻烈而用量甚小也不称丹,所以后人此说也只能作为参考。

单方

是简单的方剂,用药不过一、二味,适应不过一、二证,药力专一而取效迅速。作为急救或专门攻逐一病,也是可取的。例如“甘草绿豆汤”治疗*菌中*,或用半边莲一两煎汤连服,驱除腹水等。

单行

“七情”之一。是单用一药以发挥效能,如“甘草汤”、“独参汤”(参阅第四类的“七情“条)。

淡味渗泄为阳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渗泄是渗利排泄水湿的意思。淡味药能使水湿向下渗利排泄而出,其药性属于阳。例如通草和薏苡仁味淡,都能利小便而去水湿。

等分

等是相等,分是分量。等分即是方剂中各个药物的用量相同。

调服

凡方剂中的犀角、羚羊角、鹿角、牛*、朱砂等药,须另制细末,把药汤煎后,取药汤少量,调入犀角末(或其它药)和匀服下,再服其余药汤。服紫雪丹也是加此。

把药物研成极细粉末,一般用糊混合后,制成如纺锤、圆锥、长方等不同形状的固体制剂。内服时可将锭捣碎,温开水送服。外用是用醋或麻油等磨汁涂患处。

*药攻邪

语出《素问.脏气法时论》。即使用有*的药物以治病。*的意义有几种:指药物的特性。如干姜偏热,*苓偏寒,升麻升提,苏子降气,就利用其特性以袪扶正。药物有副作用的。加常山能截疟,但有引起呕吐的副作用。药物中也确有一些有剧*的药,加轻粉,藤*等,其使用须严格掌握,以防中*。

顿服

病在下部,宜多量一次服完。病不在下部而危重,也有用这种服法的。

将药材与辅料同入金属罐内,密封,于开水锅中加热,加酒炖地*、大*等。

发汗禁例

有下列情况时,不宜使用汗法:(1)头痛、发热,类似外感,但患者鼻不塞,声音不重,疲倦无力,脉虚弱,是内伤证元气不足;(2)阴虚内热,傍晚时低热显着,脉细数无力;(3)伤食病,胸脘胀闷,吞酸水,嗳出腐臭的气味,身热,寸脉紧;(4)内有寒痰,手足寒冷,脉沉滑;(5)脚气病肿胀;(6)生于脏腑的内痈;(7)身体发斑;(8)风温初起,不恶寒,但恶热,不能辛温发汗;(9)湿温身热,只能化湿清热;(10)暑证身热自汗;(11)外感病应汗,但病人脐部附近的一个部位有动气(即跳动的感觉);(12)身热而脉沉,咽中干燥,病已入里;(13)少阴病手足寒冷,无汗;(14)身热而脉弱的;(15)少阳病往来塞热,胸胁痞胀,口苦咽干目眩等症;(16)失血的患者;(17)剧吐之后;(18)峻下之后;(19)淋症患者;(20)妇女月经刚来。以上对于不宜发汗的仅是举例。也有不宜汗而必须用汗法的,可以参阅汗法的“养阴解表”、“助阳解表”、“益气解表”、“养血解表”等条。

饭后服

病在上焦的,须在饭后服药。一般认为除补养药,驱虫英外,多数药都可以饭后服(《神农本草经》说:「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

饭前服

病在下焦的,可在饭前服。一般认为补养药尤其是补肾药可以饭前服。(《神农本草经》说:「病在心腹以下者,克服药而后食」。)

即方剂,是按照治疗原则,由多少不等的药物配合组织而成,并制成一定的剂型,应用于医疗预防。通过配合组织,药物可以发挥更好的和多方面的作用。例如:比较全面地适应病情:如“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甘草)既能解表,又能清里。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如“大承气汤”,用大*加枳实、厚朴、芒硝,加强了泻下作用。抑制某药的*性:如“小半夏汤”,以半夏与生姜同用,生姜能抑制半夏的*性。另一方面,方剂的配合不同,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例如白朮与枳实同用,名“枳朮丸”,能强胃消食;白朮与干姜、茯苓、甘草同用,名“肾着汤”,治伤湿而身痛腰冷;白朮与*耆、防风同用,名“玉屏风散”,治自汗不止;白朮与生姜皮、陈皮、茯苓皮、大腹皮同用,名“白朮散”,治妊娠脾虚,面目、肢体虚浮等。

方剂配伍

即“君、臣、佐、使”的配伍。参见“君臣佐使条”。

复方(复方)

以二方或数方结合使用的,叫做复方。还有另外两种意义:本方之外,又加其它药味;方剂各药用量都一样的。适用于病情复杂或慢性病久治不愈的。如“柴胡四物汤”,即“小柴胡汤”合“四物汤”(柴胡、人参、*芩、甘草、半夏、川芎、当归、芍药、熟地、生姜、大枣。治虚劳日久,微有寒热,脉沉而数)。

甘澜水(劳水)

即把水放在盆内,用瓢将水扬起来,倒下去,如此多次,看到水面上有无数水珠滚来滚去便是。

归经

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结合起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脉的病变起一定的治疗作用。例如桔梗、款冬花能治疗咳嗽气喘的肺经病,归入肺经;羚羊角、天麻、全蝎能治疗手足抽搐的肝经病,归入肝经。所以归经是观察疗效后总结出来的。一种药物而归入二经或数经的,说明它的治疗范围较大,例加杏仁人入肺、大肠,能治疗肺经的咳嗽、大肠的大便燥结。泽泻入脾、胃、肾、膀胱,这四经有水湿的病,常用泽泻治疗。

寒剂

寒能去热,如*连、*芩之类。即寒药治热证。例如表里火热俱盛,大热烦躁,甚则发狂,干呕,小便赤色,吐血,鼻出血,发斑,及疮疡疔*等实热证,用“*连解*汤”(*连、*芩、*柏、栀子)。

寒无浮、热无沉

语出《本草纲目·序例》。寒性药的作用是向里向下,所以没有“浮”。热性药的作用是向上向外,所以没有“沉”,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桑叶性寒,能上行明目;巴豆性热,能向下通大便。

合剂

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草药经水煎,浓缩成一定容量,或中草药的提取物以水为溶剂配制而成的液体制剂。必要时可加入适当的防腐剂,供内服(合剂不应有发霉、发酵等现象,允许有少量沉淀,但振荡后,沉淀应能均匀分散,不能有结块)。

烘、焙

都是用微火对药物加热使它干燥的方法。“烘”是把药物(如菊花、金银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柜内,使药物干燥而不焦黑。“焙”,是把药物放在净瓦上或锅内焙燥,但不使烧焦。烘的热力比焙要弱一些。

后下

为了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某些药需要后下(即迟一些投入煎煮)。例如钩藤久煎会失去药力,须待药快要煎好时投入,两三沸即使药汤离火。发表药的薄荷,久煎即失去药气,也要后下。泻下药的大*。先用少量水浸,等药汤将煎好时投入,煎几沸即可。

滑剂

滑可去着,如冬葵子、榆白皮之类。滑是滑利,着是有形之邪凝及结于体内,当用性质滑利的药去掉它。例如石淋,尿中有时挟砂石,排尿困难,或突然阻塞,尿来中断,或尿时疼痛难忍,或突然腰痛如折,牵连少腹,尿色*赤而浑或带血,苔白或*腻,脉数,用“葵子散”(冬葵子、石楠、榆白皮、石韦、木通)加金钱草、海金砂,尿内有血加大小蓟。

缓方

适用于慢性虚弱的病证。有六种意义:药味多,互相制约,没有单独直达的力量;用无*的药物治病,使病邪缓缓除去,免伤正气;药物的气味薄,不要求迅速取得效果;搀用甘药,利用其甘缓的药性,减弱猛烈药物的作用;用丸药缓缓攻逐邪气;用缓和药治本,增进人体的抗病力,疾病自然除去。缓方如补法中的“四君子汤”(人参、白朮、茯苓、甘草)即是。

急方

是治疗急病重病的方剂。有四种意义:病势危急,应迅速救治的;用汤剂荡涤的作用较速;药性剧烈,气味都很雄厚;急则治标的方。急方如温法中回阳救逆的“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即是。参见“热剂”条。

忌口

患病服药,往往由于治疗的需要,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灵枢.五味篇》:「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金匮要略,禽兽虫鱼禁忌并治》等也都有所强调。实验证明,水肿忌食盐,*疸、腹泻忌食油腻等,确有科学根据。此外,忌口还包括饮食物配合上的宜忌,一般的说,吃了油腻的东西,就不宜吃较多的生冷食物。但也有些忌口有待进一步证实的,例如小儿痲疹,不加区别地忌食生冷油腻,荤腥等物,往往就影响健康的恢复,或发生某些营养缺乏证;如服荆芥忌鱼蟹之类的忌口,是否会发生不利于健康的问题,均有待研究。

剂(剂型)

古时所说的“剂”,指药物制成的形式,现在称为剂型。剂有多种,如汤、酒、丸、散、膏、丹、锭、片、露、霜、胶、茶、曲等(药物和处方的性质分为十剂、十二剂等,是另一种意义。一帖药或一付药,古人称为一剂药)。

兼方

把作用不同的药物,安排在一方中同用,导做兼方。一般都认为以寒药治热证,以热药治寒证。但在病情复杂或危险时,必须用兼顾的方法,一方中有作用不同的药物,各顾一面,取得疗效。例如“大青龙汤”用麻*等去表寒(治恶寒、发热、无汗),用石膏清里热(治烦躁)。“麻*附子绌辛汤”治发热而恶寒甚剧(厚衣厚被而寒不减),精神衰疲,想睡,舌苔白滑或黑润,脉沉,这是外有表证,内则阳气衰,所以用麻*解表发汗,用附子助阳气,细辛通表里。又如吐泻已止,汗出,手足寒冷,脉微欲绝,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这里的吐泻停止是阴液已竭,汗出,手足寒冷,脉微欲绝是阳气衰亡,故用干姜、附子、甘草助阳气,用猪胆汁益胃阴。

即把药加水煎煮。是汤剂的另一名称。

煎药法

把药物加水煎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内服。煎药有一定的方法:发表药、理气药多用它的气,应用此较强烈的武火急煎(煎的时间较短)。补益药多取它的味,应用此较小的文火慢煎(煎的时问长些)。煎药时加水量多少,须依据药物的性质,处方药味的多少及病人年龄大小等而决定。此外,还有“先煎”、“后下”、“包煎”等法,各详本条。

降剂

降可去升,如苏子,旋覆花之类。降是降抑,升指病热上逆,当用有降抑作用的药物。例如咳嗽气上逆,痰多而稠,苔微*,可用“苏子竹茹汤”(苏子、竹茹、橘皮、桔梗、甘草)降气化痰。

用动物的皮、骨、甲、角等加水反复煎煮,浓缩后制成干燥的固体块状物质。多用为补养药。加驴皮胶、虎骨胶、鳖甲胶、龟扳胶、鹿角胶等。

禁方

即秘方。保存秘方不传为医者恶习,亟宜改正以惠病家。

经方

后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这是指汉以前的临床着作。把《素问》、《灵枢》记载的方剂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合称为经方。把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记载的方剂称为经方。一般所说的经方系指第三说(清.陈修园《时方歌括.小引》说:「余向者汇集经方而韵注之,名为真方歌括。」真方歌括即《伤寒真方歌括》,虽然只有《伤寒论》的方剂,但陈修园把张仲景着作中的方剂称为经方,意思是很明显的。

酒剂

现在也称为药酒。把药物浸入酒内,经过一定时间,或隔汤煎煮,滤去渣,取得澄明的液体。多用于活血袪风,通经活络,除痹止痛。

空腹服(平旦服)

早晨末进食前服药,称为空腹服。治四肢血脉病和驱虫药都是空腹服。《神农本草经》说:「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

冷服

寒剂冷服,适用于大热证;热剂冷服,适用于假热真寒症(见《嵩崖尊生书》)。

临睡前服

病在胸隔有积者,病在左右肋,病在肺,病在膈上者,可临睡前服(见清.景日珍《嵩崖尊生书》)。

把药物加水蒸馏,收集所得的澄明液体,这就是露。露剂不能长期保存,应及时服用。

米泔水

即淘洗食米的水,可供制药用。例如白朮用米泔水浸软,切片,或土炒或生用。用米泔水浸过,能去燥性而和中。

偶方

方剂的药味合于双数叫做偶方。有二种意义:方剂只用两味药配合的;方中药物为超过二以上的只数。一般认为病因较为复杂,需要用二种以上主药来治疗的为偶方。偶方加“金匮肾气丸”(干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桂枝----后世用肉桂,肉桂、附子为主药,温肾阳)。又《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远者偶之,……下者不以偶」这里举了两个偶方的组成为例。“远者偶之”是病位远的用偶方。“下者不以偶”是泻下不用偶方而要用奇方。但在后世已不拘此说。病位远的也用奇方,如“温脾汤”治寒积大便不通,用当归、干姜、附子、*参、芒硝、甘草、大*共七味。“下者不以偶”,但“大承气汤”就是四味。

把药物放在高温的铁锅内急炒片时起烟,使药物的四面焦*炸裂,叫做“炮”。如干姜、附子、天雄等用炮法,可减弱烈性。

炮制

语出张仲景《金匮玉函经》。指药材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的过程。炮制的目的在于:清除杂质及无用部份,使药物清洁,如洗,漂、泡等法。或除去腥臭气味,如桩白皮用麸炒,可以除去臭味。便于制剂、服用和保存。如为了切片或辗碎、用泡、、炒各法。为了便于粉碎和易于煎取有效成分,如代赭石、磁石、牡蛎、鳖甲等矿物、介壳药,用或醋处理后质地松脆,既便于粉碎和减少煎煮时间,也有助于煎出有效成分。为了使药物干燥,便于保存,用烘、晒、阴干等法。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性、刺激和副作用,如生半夏用生姜汁制过,才不致刺激喉咙,使人中*。巴豆去油可减低*性。改变药物性能,加强疗效。如生地清热凉血,酒蒸成为熟地,就变为性温而补血;常山用醋制,催吐的作用加强,用酒制可减弱其催吐作用。炮制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三类。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各详本条。

炮炙

原来是两种不同的制药方法,以后被用来作为药材加工处理的总称。例如刘宋.雷[学支](音“效”)的《炮炙论》就是叙述药材加工处理的专书。

泡(浸泡、渍)

用水浸泡药物。如枳壳、芍药浸泡后使之柔软,便于切片。当归,桔梗等浸湿后放容器中经过一定时间即变软容易切片,叫“伏”。桃仁、杏仁等放沸汤内浸泡,易于去皮尖,叫做“燀”(音“阐”)。用水将药渐渐渗透,使它变软,又不走失药性,叫做“渍”。

把药料细粉加入适当淀粉糊或米浆,也可将药料用浸泡、煎熬等方法,除去药渣后,浓缩成膏,再将药料细粉或淀粉,充分混合均匀,用木质或金属模压片即成。

某些药材用流水或常换水浸漂,除去其*性,盐分杂质、腥味,如海藻、肉苁蓉、盐附子、半夏等都用此法。

频服

病在上部,药汤宜少量多次分服。咽喉病,宜缓慢频频含咽。

七方

从方剂组成的不同,进行分类,称为七方。即: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注:方剂组成的分类,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至金.成无已《伤寒明理论》定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

奇方

方剂的药味合于单数的叫做奇方。有两种意义:方剂只用一种药物;方内药物为超过一味以上的单数。一般认为病因单纯而用一种主药来治疗的为奇方。如“甘草汤”(生甘草一味,治少阴病咽痛)。《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近者奇之,……,……汗者不以奇……」这里举了两个奇方的组成为例。“近者奇之”是病位近的用奇方。“汗者不以奇”是发汗不用奇方而要用偶方。但在后世已不拘此说。病位近的也用偶方,如:“桑菊饮“治上焦病,用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苦桔梗、甘草、苇根八味。“汗者不以奇”,但桂枝汤用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共五味,却是奇方。

气味(性味)

包括药气和药味而言。药物气味的错综不同,产生的作用便不同。每味药都有气和味,须综合运用。同是寒性药,味不同作用就不同,如*连苦寒,能清热燥湿;浮萍辛寒,能疏解表热。同是甘味药,气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如胡桃肉甘温,能温肾补气;瓜蒌甘寒,能清热化痰。

气味阴阳

指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四气中的热,温(袪寒、助阳)属于阳;寒凉(清热、泻火、养阴)属于阴。五味(实际是六味)中的辛(散)、甘(缓)、淡(渗)属于阳;酸(收)、苦(坚、燥、泄)、咸(软坚、润下)属于阴。升、浮属于阳;沉、降属于阴

噙化

噙是含在口内。噙化是口腔内含丸剂或锭剂溶化于口中。药物溶化后,有时需将溶液吐去(加急性扁桃扭炎,用山豆根,玄参制成丸剂噙化后,应吐去);有时需将溶液咽下(加治肺阴虚证,用滋阴清肺止咳的丸剂噙化后吞下即是。

轻方

与重力相对待,单用奇方或偶方。

轻剂

体可去实,如麻*、葛根之类。指风邪在表,形成实证,须用轻开肌表以去风邪的方药。例如发热恶寒,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痛,口不渴,无汗而喘,脉浮紧,用“麻*汤”(麻*、桂枝、杏仁、甘草)。又如身热,不恶寒,但恶热,微汗,头痛,口渴,脉浮数,用“加减葛根葱白汤”(葛根、葱白、连翘、金银花、川芎)。

把药粉与面粉混合揉和,制成块状,使之发酵,叫曲剂。一般用水煎服,大多能入脾胃而助消化,如六神曲、半夏曲、沉香曲等。

去火*

是除去膏药中的火*。膏药熬成后,加果立即摊涂贴在皮肤上,能刺激皮肤,轻的发痒,重的起水泡,甚至于溃烂,这叫做火*。所以须先去火*,才能贴用。去火*的方法有二种:把刚熬成的膏药放在日光不能直接照到处一个较长的时期;浸泡在凉水内几天。后一法比较切合实用。

去油

其目的在于减低药物的烈性或*性。有的药物用火煨法去油,加肉豆蔻可以煨去油。有些不宜火煨去油的,加巴豆、续随子等,可放在吸水的纸内压榨去油,或研细加水,待油质浮起,倒去水和油。如乳香、没药多用炒法去油。

热服

热剂热服,适用于大寒证;寒剂热服,适用于假寒真热证(见《嵩崖尊生书》)。

热剂

热能去寒,如干姜、附子之类。即热药治寒证。例如四肢寒冷,怕冷、四肢屈曲而睡,水泻,排出不消化的食物,口不渴,脉沉细无力,可用“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妊娠药忌

怀孕期中,可能引起流产或损害母子的药物,一般不得使用,叫做妊振药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植物药类:*草类:乌头、附子、天雄、乌喙、侧子、野葛、羊踯躅、南星、半夏、大戟、芫花、常山。破血药类:牛膝、桃仁、牡丹皮、茜根、干漆、埋麦、1茹、三棱.*箭羽、通草、红花、苏木。吐下滑利药类,藜芦、巴豆、牵牛、皂荚、薏苡仁。辛温辛热药类:厚朴、肉桂、生姜。动物药类:*虫类:水蛭、芫青、斑蝥、地胆、蜘蛛、蝼蛄、葛上亭长、蜈蚣、衣鱼、蛇蜕、蜥蜴、虻虫、蚱蝉、蛴螬。其它动物药类:猬皮、牛*、麝香、龟板、鳖甲。矿物药类:代绪石、水银、锡粉、磠砂、砒石、芒硝、硫*、雄*、雌*。其中有些是剧*药,如砒石、巴豆、斑蝥等都绝对禁用;有的经过炮炙,可以使用,例如生半夏有*能损胎,但用姜汁制过,成为姜半夏,可以治疗孕妇怀孕初期的经常恶心呕吐。所以有些妊娠禁忌药是否完全禁忌也须进一步研究。

针法焫

焫(ruo若),又音“热”,同“[艹热]”。原作烧的意思,在古医书中指用火针(烧针)、温针或砭石加热以刺激体表局部的疗法。

半刺

五刺法的一种。即刺入很浅,并很快拔针,不伤肌肉,如拔毛状。这是古代应用于治肺病的一种针法(《灵枢.官针篇》)。

傍针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风湿。刺法是在患部直刺和傍刺各一针(《灵枢.官针篇》)。

报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没有固定部位的疼痛。刺法是找到疼处,即直刺一针,并留针不拔,而以左手循按局部,找到另一个疼处后,先将前针拔出,再在第二个疼处刺针(《灵枢.官针篇》)。

豹文刺

五刺法的一种。即在患病部位的前后左右多处刺破小血管,排出郁血。这是应用于治疗心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鼻针疗法

取穴均在外鼻部周围。应用毫针斜刺。主要治疗关节炎、神经痛、咳喘等病。

砭石(砭、石针)

砭(音“边”),是我国石器时代产生和应用的一种最古的医疗工具。开始是人们为了解除疾病痛苦,用普通石块在患病局部进行撞击。随看石器时代工具的产生,出现了医疗专用的石制工具即砭石,并更广泛地用于切脓包和刺破皮下血管放血等用途。这种治疗工具一直到后来出现金属制的医用针和手术刀之后的很长时期内,仍为民间外科所利用。

补泻

补和泻是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补”,主要用于治疗虚证。“泻”,主要用于治疗实证。在针灸疗法中的补泻主要是通过应用不同手法以产生不同刺激强度与特点而取得的。古代应用的针法补泻种类很多,主要有“迎随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捻转补泻”等,参见各条。

镵针

镵(音蝉),古代九针的一种。针的头部膨大而末端锐利。用于浅刺,治疗热病、皮肤病。

长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长,一般为六至七寸(相当于20·23厘米)或更长一些。多用于深刺,以治疗慢性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

出针(引针、排针、拔针)

就是在针刺完毕后,一手固定穴位,一手持针,用捻转或直接向上提针等手法将针拔出体外。

丛针

将若干枚等长的毫针并列放在一起,使针尖相齐,称为“丛针”。治疗时,手持针柄将针尖在皮肤表面进行挑拨浅刺。

焠刺

九刺法的一种。也就是“火针”(《灵枢.官针篇》)。参见该条。

搓针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针刺人体内后,用右手拇、食指将针向一个方面捻转(如搓线状),此法有加强针感的作用。要注意转针时不要太紧,以防缠着肌肉纤维产生剧烈疼痛。

大泻

针刺手法中泻法的一种。即针刺入穴位后用一手紧按并固定针刺部周围的皮肤,另一手持针柄向左右前后大幅度地摇动,使针孔开大的一种方法。

大泻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利用铍针切开脓疡,排出脓血(《灵枢.官针篇》)。

大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粗,针尖微圆。多用于治疗全身水肿及腹中症瘕等病。

弹针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刺人体内后用指头轻弹针柄,使针体的下部出现轻度震动。

导气

针法名词,语出《灵枢.邪客篇》。是促使针刺“得气”的一种手段。得气所出现的感觉之有无(也就是气至与否),一般多通过各种针刺的手法操作(控制一定的刺激强度等因素)而产生。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捣针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针刺入皮下后,在固定的深度内将针反复上下捣动,但不拔出皮肤外面。

得气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称“气至”,义同),即针感(或针响)。在针刺穴位后,经过手法操作或较长时间的留针,使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行针者则觉得针下沉紧;称为得气。这种针感产生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往往和疗效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镇痛效果的好坏有关。得气与否也是针刺麻醉成功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鍉针

鍉(音低),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组大而针尖钝尖。多用于治疗血脉病及热病。

点刺

针刺手法中的一种,也即速刺法。其法是以左手捏紧皮肤,右手持针,用拇、食指握针柄,中指紧贴针尖上部约一分左右处,迅速刺入皮下浅层静脉,立即出针,然后压挤出数滴血液的方法。此法一般多用三棱针,针刺部位以手指或足趾端、耳尖、太阳穴、委中穴等为最常用。

电针

是应用毫针刺入人体一定部位后,再在针上通以电流的治疗方法。电针可广泛地滴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并用于手术上的麻醉(即“电针麻醉”)等方面。

电针麻醉

针刺麻醉方法之一,即用电流代替手法操作,使用时比较简便,目前已在各地广泛应用。

调气

针法名词,见《灵枢.官能篇》。应用针刺的补泻方法,可以调节人体阴阳,改善人体的机能。也就是通过针刺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纠正体内各种组织和内脏的病理状态。针刺的这种治疗作用,称为调气。如《灵枢.终始篇》:「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调气治病的道理和经络系统有关,也是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完成的。

短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骨痹”。刺法是稍摇动地将针刺入,深达骨部,并进行提插手法(《灵枢.官针篇》)。

耳针

即耳针疗法用的针,形如毫针而短,长约0.7·1.0毫米,也可用揿针代替。

耳针疗法

在耳壳上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在耳壳上可探索出一定部位的敏感反应点,称作“耳穴”。一般可用特制的“耳针”或短毫针直接针刺耳穴,或通过电流,或在耳穴埋针等方法。适用于全身多种疾病。

分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直接针在肌肉的间隙处(《灵枢.官针篇》)。

锋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即现代常用的“三棱针”。针体圆,针尖呈三棱状,有刃。主要用于刺破皮下静脉及小血管,治疗痈肿、热病、急性胃肠炎等。

浮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性的肌肉痉挛。刺法是从患处的侧旁进行浅刺(《灵枢.官针篇》)。

关刺(渊刺、岂刺)

五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筋痹。刺法是直接针在四肢关节周围筋肉的附着部,但应防止出血。这是应用于治疗肝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毫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也是现代最常用的针刺工具。用来针刺人体穴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毫针的长度由5分(约1.5厘米)至四、五寸(约13·17厘米)不等。径度主要有34号(直径0.22毫米)、32号(直径0.25毫米)、30号(直径0.32毫米)、28号(直径0.38毫米)和26号(直径0.45毫米)等。

合谷刺

五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肌痹”。刺法是在患病局部向左、右两侧外方斜刺,直接针在肌肉部分,好象鸡爪的形状。这是应用于脾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候气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就是在针入穴位后用较长时间的留针来促使“气至”的一种方法,属于针法中补法的一种。此法多用于身体虚弱,不适宜接受较强刺激手法的病人。

呼吸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指在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作为泻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作为补法。在针刺得气后进行捻转手法,再停针吸气为补法;加果在停针时呼气为泻法。

恢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筋痹(即肌肉痉挛、疼痛等)。刺法是将针直刺在病痛的肌肉一侧,并上下前后左右摇动针体,以促使肌肉弛缓(《灵枢.官针篇》)。

火针(燔针、焠针、烧针)

一种特殊的针刺法。其方法是将金属针的尖端烧红后,迅速刺至人体一定部位的皮下组织,并迅速拔出。这种方法多用于治疗外科某些疾病及风湿性关节炎。

疾徐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即缓慢进针、疾速出针为补法,疾速进针、缓缓出针为泻法。

进针(内针)

针刺手法之一,即将毫针刺入体内的方法。在操作上一般通过循按经脉;揣按穴位等预备手法,然后将针由浅入深地刺入预定的深度。

禁刺(刺禁)

即针法的禁忌事项。其中包括:禁针部位(如内脏部位的深刺、孕妇的腹部、婴幼儿囱门部、禁针穴位等)、酒醉、过饥、过饱、过度疲倦、情绪的激烈变化(大怒、大惊、大恐),以及房事以后等,都不可立刻进行针刺,以免出现晕针和其它异常反应。

经刺

当某一经脉有病时,在该经经脉上进行针刺的方法。九刺法的一种。指针刺与患病局部同一经脉的结聚不通的部位(《灵枢.官针篇》)。

九刺(九变刺)

古代应用的九种针法。即:输刺;远道剌;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焠刺(见《灵枢.官针篇》。各见本条。

九针

指古代医生应用的九种不同形状和用法的针。其名称是:镵(音蝉)针;圆针;鍉(音低)针;锋针,铍(音披)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见《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九针主要是用来针刺治病;也有的可以做外科和按摩方面的用途,详见该条。

巨刺

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身体一侧疼痛,而对侧的脉象出现异常的(见《素问.调经论》);经脉有病的(见《素问.缪刺论》)。

开阖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主要是在出针后用手揉按针孔,使针孔闭塞,称作“阖”;也就是补法;如在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揉按时,称作“开”;也就是泻法。

烙法(针烙、烙)

是火针的一种。其用法有二:古代常用这种方法来治疗已经化脓的疮疡,以代替开刀,避免出血,和现代所用的电刀的作用相似;在一定穴位上进行火针的方法,也叫做“点烙”。

灵龟飞腾(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古代针灸取穴的一种学说。以奇经八脉中的八个穴位配合不同日、时的干支来推算出在某一天某一个时间应用那个穴位(每次针灸取主穴、配穴各一个)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上虽也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总的来说,太过于公式化,故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留针

针刺手法之一。即针刺入穴位并在出现针感后,将针放置穴内不动,并使病人保持一定体位,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拔针的方法。留针时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

络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用三棱针刺破皮下小血管放血(《灵枢.官针篇》)。

毛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用短的毫针浅刺皮肤(《灵枢.官针篇》)。

缪刺

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虽有身体外形疼痛的症状,但脉象(九候)正常的(见《素问.调经论》);络脉有病的(见《素问.缪刺论》)。

捻针(转针)

针刺手法之一,就是将针进行左右反复捻转的方法。捻针在进针、出针和手法操作方面都可以使用。

捻转补泻

针刺手法的一种。具体的操作有向单一方向捻转的,也有向左右捻转的。现在一般多以捻针的强度为准,即在进针和出针时强度捻转的为泻法,轻微捻转的为补法。

偶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心痹(心胸痛)。方法是在疼痛的前胸和后背相对应的部位用手按住,前后各斜刺一针。但要注意防止直刺和深刺,以免伤及内脏(《灵枢.官针篇》)。

铍针(铍刀、[金非]针、剑针)

铍(音披)、[金非]音义同。古代九针的一种。针的下端如宝剑形,两面有刃。多用于外科,以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

其制作一般是用五至七枚缝衣针绑在一起,使针尖平齐,并把它固定在细竹棍的一端。针刺时手持竹棍(针柄),用针尖在一定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扣打,以达到治疗目的。

皮内针(皮下埋针)

针刺法的一种。其方法是用长约一寸左右消*短毫针或揿针;倾斜刺(横刺)入皮下(针柄外露)后,再以胶布固定,在局部不痛及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的条件下将针在皮下置留一至七天。此法多用于治疗慢性或疼痛性疾病。

齐刺(三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部位较小和较深的寒气。刺法是在患处中央刺一针,两旁刺入二针(《灵枢.官针篇》)。

岂刺

即“关刺”的别名(据《灵枢.官针篇》),或“合谷刺”的别名(据《甲乙经》卷五)参见该条。

揿针

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分长。用时可以将针体揿入皮下。一般多用于皮内针或耳针,供皮下埋藏用。

三刺

古代针法的一种。其方法是把针刺入皮下的深度分为三层。即先刺至浅层,再较深刺入,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见《灵枢.官针篇》:「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极深刺之,以下谷气」)。即“齐刺”的别名。参见该条。

烧山火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证,属于补法中一种。其操作方法是:让病人呼气,随即迅速将针刺入皮下浅层,并重按穴位周围皮肤,强度捻转多次,稍行进针,作同样捻转,一直刺入到一定的深度,再同样捻转。在病人感觉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后,将针缓缓地捻转退出。此外,也有用其它手法和不配合呼气的,但总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现热感为原则。

十二刺(十二节刺)

是十二种古代针法。即: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短刺,浮刺,阴刺,傍针刺,赞刺(《灵枢.官针篇》)。

输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刺四肢部的井、荥、俞、经、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脏俞穴(《灵枢.官针篇》)。十二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气盛而有热的病症。其方法是将针直入直出地进行深刺,取穴宜少(《灵枢.官针篇》)。五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骨痹,刺法是将针直入直出,深入至骨。这是应用于治疗肾病的一种古代针法(见《灵枢.官针篇》)。

水针疗法

这是用装有注射药液或生理溶液「盐水、糖水」的注射器代替毫针刺入肌肉的治疗方法。注射的部位可以是穴位(即“穴位注射疗法”)也可以是体表病痛的局部,具体方法参见“穴位注射疗法”条。

提插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旧称“天、人、地三才补泻”,或“三才补泻”。本法一般是对任何一个穴位的预定刺入深度分为三等分。补法是分三次按照浅、中、深的顺序进针,而出针时则一次退出;泻法是直接针入预定的深度,然后按照深、中、浅的顺序出针。

体针

泛指一般用来针刺身体各部位经脉,穴位的针刺疗法,是与耳针等相对而言的。

头针疗法

利用在头部相当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皮肤投射区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采用10个刺激区进行针刺,如运动刺激区、感觉剌激区……等。多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某些疾病。

透天凉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热证,属于泻法的一种。其操作方法是:让病人吸气,随着吸气将针慢慢地刺入到预定的深度,然后按压穴位周围皮肤,用手多次轻捻针柄,如局部或全身觉有凉意,就迅速向上稍行提针,再作同样捻转,再迅速稍行提针和捻转后急速将针拔出。此外,也有用其它手法和不配合吸气的,但总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现凉感为原则。

透针

针法的一种。方法是:在针刺入某一穴位后,斜刺或直刺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或经脉部位。因为是用一针同时穿透二个以上的经脉或穴位,所以又称“透经”或“透穴”。这种透针深刺的方法,多用于需要较强刺激的情况。

退针

针刺手法之一。指针入体内一定的部位后,逐渐由深至浅向外退出针体(以不拔出皮肤外面为度)的方法。

弯针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情况。即针入体内后;针体产生弯曲的现象。多由于外界刺激使病人肌肉突然收缩或移动体位,或手法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引起。处理方法应先轻轻地挪动、恢复原来体位,根据针的弯曲角度和方向,顺势将针徐徐拔出,切勿用力猛拔或捻转,以防折针。

温针

是在应用针法的同时加以温热刺激的一种疗法。一般多在针入皮下的毫针柄上,或针体部用艾绒燃烧,使热通过针体传入体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五刺

是适应与五脏有关病变的五种古代针法。即: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灵枢.官针篇》)。各详本条。

穴位注射疗法(小剂量穴位注射)

这是利用某些注射药制剂(包活西药及中草药制剂)在一定穴位上作肌肉注射的治疗方法。注射量为一般肌肉注射量的l/10~1/2。操作前先进行局部消*,在针刺入适当深度后,只用小幅度提插,不要捻转,使局部产生“得气”感觉后,再慢慢将药液注入。

针刺手法之一,也是针刺前的准备工作。即医生先用手指循按所要针刺的穴位局部及其所属经脉,使气血宣散后再行针刺的方法。

循经取穴

全身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路线,在针灸治疗时可以在与患病局部相同的经脉上。选用远隔患部的穴位。这种取穴的方法即循经取穴。

扬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范围较大和病位较浅的寒气。刺法是在患病局部中央刺一针,四周再浅刺四针(《灵枢.官针篇》)。

摇针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将针刺人体内后,一手固定穴位一手摇动针体的方法。

以左治右、以右治左

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当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痛时,针灸另一侧(右或左侧)的穴位进行治疗。又可分为“缪刺法”和“巨刺”法二种。各详本条。

阴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厥。刺法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灵枢.官针篇》)。

迎随补泻(针头补泻、针芒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即手三阴经从胸部至手部,手三阳经从手部至头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至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至胸部)进针和操作的叫做“随”,也就是补法;凡针刺时使针尖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的叫做“迎”,也就是泻法。

渊刺

即“关刺”的别名(据《灵枢.官针篇》)或“合谷刺”的别名(据《甲乙经》卷五)参见该条。

圆利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状如马尾,针尖又圆又尖。多用于治疗痈肿、痹病和某些急性病。

圆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如圆筒状,针尖呈卵圆形。多用于按摩穴位以治疗肌肉疾病。

远道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身体上部有病时,取下肢部的阳经的俞穴进行治疗(《灵枢.官针篇》)。

晕针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反应。即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恶心、胸闷、面色苍白,甚至四肢发凉、出冷汗、血压下降和昏厥等休克或虚脱现象。多因对初次针治的病人用过强的手法,或病人精神过度紧张疲劳、饥饿、体弱等原因而引起。处理方法应将针拔出,使患者平卧,在清醒状态下可饮以热水,配合针刺人中,中冲等穴即可缓解。

赞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痈肿。刺法是在患处将针直入直出,反复多次地浅刺,使患部出血(《灵枢.官针篇》)。

折针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情况。指毫针刺人体内的部分在皮下折断。多因用针有损伤、剥蚀等缺损,和患者体位的较大移动有关。处理方法要沉着细心,让病人保持原来体位,尽量用镊子夹出折针断端。必要时以手术取出。

针刺麻醉(针麻)

针刺麻醉是在我国传统的针刺疗法镇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方法是用毫针刺入选定穴位后,通过手法操作(或用电流)进行诱导,使病人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各种手术治疗(包括头颅、头项、胸腹、四肢等部位手术)。针麻不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在应用上还有它很多的优点。

针法(针刺、刺法)

是用金属制的针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古代有“九针”现代常用的主要有毫针、三棱针、皮内针、梅花针等。

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两种治疗的方法的合称,又叫“针灸疗法”。

直针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病位较浅的寒气。刺法是提起皮肤,刺入皮下,不用深刺(《灵枢.官针篇》)。

指针

医生用手指按压,揉摩或爪切一定部位的皮肤(穴位),以代替金属针刺入皮下的一种简便的治疗方法。

滞针

针法操作时出现的异常反应。部将毫针刺人体内后,出现不能捻转、提插或手法操作困难等现象。多因病人精神紧张引起肌肉痉挛或捻转手法幅度太大,肌纤维缠绕针尖所致。处理方法首先要解除病人顾虑,然后在滞针部位的周围轻度按摩,并将针轻轻提插,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使局部肌肉松弛,再将针拔出。

子午流注

是针灸取穴的一种古代学说。以十二经中的“五俞”穴(共66个穴位)为基础,配合日、时的天干、地支变易,推算经脉气血盛衰开阖情况,决定出某天、某时用什幺穴位。其效验尚待深入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名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