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宗及其流派
文/田大安
“两次集结”与宗派形成
释迦摩尼入灭之前曾嘱咐阿难,自己入灭后,佛教徒要以戒为师。因此,学佛须从学戒开始。律宗倡导僧众以持戒律为主,谓戒律为佛教之根本,解脱之要道。
只有佛陀才能制戒,后世僧人的著作都是对戒律的解释。佛教所说的五戒、八戒以及二百五十戒的比丘戒,这些戒律都是释迦摩尼在世时,依弟子们所犯的错误而加以制定的。当时,并没有把这些戒律整理成固定的文本。释迦摩尼圆寂后的几个月后,迦叶召集五百位大比丘到王舍城的七叶窟开了一次大会。这是佛教第一次大集结。这次会议长达七个月。会议期间,阿难尊者负责诵出“经藏”,优婆离负责诵出“律藏”,并由五百比丘在七叶窟内核对和加以整理。关于戒律部分,核定后称为《八十诵律》。然而,这佛教戒律的第一次结集却失传了。
七叶窟
佛教的第一次集结中,在七叶窟内集结的比丘都是得道的声闻弟子;而在七叶窟外也进行了一次佛经的集结,与窟内的集结几乎是同时的。但参加窟外集结的僧侣大都不是佛陀的亲传弟子,而是佛陀弟子的弟子和门徒子孙,因此他们不属于声闻弟子,而被排除在“七叶窟集结”之外。
卢舍那大佛两侧侍立的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
在第一次集结过程中,以“苦行”著称的摩诃迦叶和天真烂漫的阿难之间显露出矛盾,其间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小小戒”的部分,引发了关于“十事非法”①的争议,为佛灭百年后的僧团的分裂埋下了祸患。
摩诃迦叶为首座住持集结的场景
释迦摩尼入灭的一百余年后,又进行了第二次集结。但第二次集结开始因观念的差异而展开了广泛的争论,会议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最终导致了以“十事非法”的上座部与“十事合法”大众部的分裂。而后又分裂为五部、十八部。
阿难尊者舍利塔
到了佛祖入灭的第四百年,印度佛教分裂为二十多个部派,而每个部派又各有各的戒律。
律宗在中国的发展
敦煌45窟,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分立佛祖左右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气候和社会习俗的不同,始终面临着如何适应本土化的问题。所以在遵守佛戒的基础上,中国的律师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一些事项作出说明。例如在印度,僧人平日都是赤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穿着革屣,在中国僧人可以穿鞋,不算违犯戒律。而梁武帝规定了“禁酒肉戒”,使中国的僧人而后不得饮酒食肉。
三国时期,佛教戒律传入中土。后来传入中国的戒律主要有:《十诵律》《四分律》《僧祗律》,以及有部的其它戒律。东晋时期,以《十诵律》最为流行,主要流传于中国南方,而后《僧祗律》也在南方流行开来。而《五分律》在中国译出的时间较晚,且有关论著未能传入中国。最终,在中国佛教戒律以《四分律》一统天下。
四分律,原为印度上座部系统法藏部所传之戒律。《四分律》的译者是鸠摩罗什的老师佛陀耶舍,他是在弘始十二年跟竺佛念共同译出四分律的。《四分律》译出后,起先并没有得到中国僧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