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唐代,天台山云雾茶便已闻名于世。五代温庭筠《采茶录》云:“天台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并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
贞元二十年(年)日本僧人最澄入唐求法至天台山国清寺,师从道邃和行满,次年回国时,带去天台山茶叶与茶籽,种在近江(滋贺县)比睿山东麓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
如今日吉神社附近的池上茶园内还矗立着一块高大的《日吉茶园之碑》,记载了最澄在天台山携回茶种辟园种植的历史,这也是中国茶种传往国外的最早文献记载。
南宋时,荣西二度来山,云雾茶的种、制方法再度东传。荣西在《吃茶养生记》中写道:“登天台山,见青龙于石桥,拜罗汉于讲峰,供茶汤现奇,感异花于盏中”。
他积极宣传、推广种茶和吃茶,被誉为日本的茶祖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于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干漆夹苎工艺是天台民间工匠早已应用的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它能综合的体现出雕刻、彩绘等领域的艺术家在一件作品上发挥出共同的艺术魅力。
早在东晋时期,干漆夹苎已在天台民间得到应用。据史料记载,东晋时期,戴逵(-)父子就在天台山一带将民间流传的“干漆夹苎法”工艺用于寺院的佛像制作,制成木雕“干漆夹苎”佛像。
千百年来,经过历代工匠不断传承、革新,干漆夹苎技艺逐步走向成熟,并且传到天台的周边地区。唐代中期,僧人思托就将此法传到日本,当时由他制作的鉴真坐像被日本奉为国宝。
公元年(宋代),天台张延皎、张延裘兄弟用此法制成的一尊“伏填王释迦瑞像”由日僧带回日本,至今仍供奉于清凉寺。
相传,明代天台人张文郁(工部左侍郎)奉命督造北京故宫建造时,曾将天台的一批干漆夹苎工艺的工匠请去,为宫殿的藻进、柱、梁等进行外表装饰。
20世纪80年代,高级工艺美术师汤春甫(天台山佛教城董事长)组织工匠,对散落在民间的、濒临失传的干漆夹苎工艺进行挖掘、整理,将用于该工艺的13种原材料,用传统的方法加以提炼,并总结出48道工艺流程,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
他们用该法制作的作品,为东南亚和欧美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宝馆和宗教部门收藏,年制作的“千手观音像”为故宫博物馆视为国宝珍藏。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