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大漆八千年二夏商周漆器
TUhjnbcbe - 2021/2/27 22:24:00
双11钜惠推荐丨脑脊髓血管外科学巨著 http://www.jhmqc.com/kfbl/17460.html

漆中国漆器既神秘又陌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宝库中的一颗熠熠璀璨的不朽明珠。本期小编将为大家讲述夏商周时期的漆器发展。夏漆新证

早至舜禹之时漆器已成为宫室用品,诸多古籍文献资料记载了夏后氏时期手工艺生产状况,其中涉及漆器工艺的有主要见于《韩非子》《尚书》等文献资料。

“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於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三十三”。

--《韩非子·十过》

据此记载可知,舜时木胎黑漆的漆器已经出现,并且“输之于宫”,成为贵族专用食器。到禹时,漆器的用途范围扩大了,不仅用作食器,也用于祭祀的礼器,而漆器大多内红外黑、多刻绘美丽花纹,说明髹漆在夏后氏时应该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艺技术种类,而且是豫州境内的一种工艺技术,也是地方诸侯给夏王朝的贡物。由此可见,漆器是夏王朝时期比较贵重的物品,所以多见于二里头遗址,而其他夏文化遗址所见极少。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朱漆雕花漆器痕

夏代时,漆器已然成为夏文化标志之一。在考古学上夏代漆器已有新证,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现的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批漆器,对研究夏文化制度方面具有一定意义。在遗址出土墓葬群中,发现不少棺木上留有红漆皮,出土漆器中除漆钵、盒、豆之类为食器,漆觚、角形器可能是酒器,还有通高达54厘米束腰形漆鼓,无疑是礼乐之器,乃用于国之大事或典礼活动。由此看出夏制重髹饰。在墓葬中还出土有兽面纹雕花漆器残片,是现知雕花漆器最早实物材料。过去一般认为商代漆器纹饰大部分仿自青铜器,而这一兽面纹雕花漆器的发现,至少可说明商代漆器与夏代漆器存在着渊源关系,或者说商代漆器的一些纹饰,尤其兽面纹,在夏文化漆器组合中已出现。

商周漆器之源

商代漆器应用范围很广泛,除日常生活用具外,还有乐器中的鼓,兵器中的盾、甲、马车,漆器上的装饰也趋于复杂多变,有用龟甲、蚌片、牙、角、绿松石等镶嵌的花纹,有的还贴金箔。

如藳城台西遗址出土漆器上的饕餮纹、云雷纹和安阳殷墟大墓出土雕花木器朱绘嵌螺钿漆器上的纹饰,有很多是雷同的,风格一体。商代漆器的胎骨有木胎、陶胎和铜胎三种,其中以木胎为主,陶胎、铜胎则少见。

▲安阳侯家庄西北岗大墓出土

商代朱漆雕花漆棺痕迹

西周时期种植漆树很多,种植者要向天子贡赋。《周礼·春官·御史》中描述统治者显示身份的出行器物时提到了“髹饰”和“漆车藩蔽”,对髹漆后座车的高贵华丽有详细的描绘。《周礼·.考工记》列有30多种工种,多次涉及髹漆。漆的取用已不单单用于髹饰祭祀用具、饮食之器,如豆、觚、壶、簋、杯、盘等,而且已在舟车、宫室、乐器、兵器等方面广泛使用。春秋时期漆树的种植进一步扩大,国家需要设官置守漆园。

▲安阳侯家庄西北岗大墓出土

商代朱漆雕花漆棺痕迹

西周漆器以木胎为主,兼有瓷胎;按照用途划分,有生活用具、乐器、兵器、车马器和丧葬用具等,其中生活用具占主导地位,且与同时代陶器、青铜器的器形相同的器物为多数,如豆、盘、扁壶等。日常生活用具中还增加了漆耳杯、勺、梳、槌等。乐器中有漆瑟等。兵器中有盾、甲、矢、剑鞘之外,还有戈、矛等,车马器中有已髹漆的竹木车舆、车辕、车伞盖穹以及马饰等。丧葬用具有棺椁、镇墓兽和小木俑等。

▲西周彩绘兽面凤鸟纹嵌螺钿漆罍

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

两周漆器在湖北、安徽、河南等省都有发现,但保存实物不完整。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玮璋先生见告,河北房山琉璃河遗址墓葬清理中出土漆器相当丰富,应用蚌片、蚌泡镶嵌、贴金箔等工艺,它与青铜礼器、玉器一起出土。漆器中有两件可称西周典型器,一为彩绘贴金嵌绿松石漆觚器身贴金箔三道,金箔上嵌绿松石,雕变体夔龙纹组成装饰带,白、绿、金*三色相间,表现出强力色调对比。另一件为兽面凤鸟纹嵌螺钿漆罍,这件漆器上的装饰纹样,从格局至形象都与铜罍等礼器纹样颇为一致,工艺精到。墓葬中漆礼器与铜礼器的配置情况其间存在着一致性。殷玮璋称从考古学研究分析,他并不认同漆器乃“仿铜”之作的说法,并有理由认为商周时代有相当一部分铜礼器装饰纹样,是仿照当时富于色彩的漆器而作的。

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中脱颖而出的嵌玉漆器及二里头文化中反映夏代的漆文化内涵,至商代墓中出土的阴刻夔纹、雷纹、饕餮纹等用红漆填绘用松石镶嵌的漆工手法,以及西周多色相间表现强力色调对比的漆艺文化,可理出早期漆器发展的脉络,实际上已奠定了自战国至汉代漆工艺的基础。

第一次漆艺高峰

春秋战国铁制工具成为漆木器胎骨制作的主导工具,为后世漆器形制的多样化、数量的增长以及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锋利的铁制工具如刀、斧、凿、锯、锥、锤等,不仅提高了漆器制作效率,增加了产量,同时也使其能适应制作各种漆器胎骨的需要,创造出与当时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各种产品。

▲春秋禽兽纹俎

这时,人们已经掌握了漆器胎骨的多种制法,制胎技术达到了极高成就,制作工艺日益精致细腻,日臻完善,质量得到明显改进。仅就木胎来说,就有斫木胎、旋木胎、棬木胎,还有通过雕刻成型的胎体。此外,还出现了许多以其他材料制作漆器胎骨的新工艺,如夹紵胎、丝麻、竹胎等。这些新胎骨的创设,尤其是夹纻胎的发明,不仅使漆器变得轻巧、易于成型,也标志着中国漆器制胎技术已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最终使漆艺摆脱了胎骨材质的限制,演变成了纯粹的漆艺制品。

▲战国漆木卧鹿

而“油漆”制造技术的发明,则把漆的表现力和包融性挥洒到了极致,为漆器鼎盛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技术条件。

▲战国漆木卧鹿

上世纪30年代末,著名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商承祚(—)在长沙发现楚墓寻访出土精美漆器,开始引人注意。此后5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率领工作队在长沙抢救发掘出土大批楚墓随葬漆器,品种近百种,日用器具无所不有。饮食器类有各种盛器、酒器,有备箱放置的食具,有装饰用奁盒、梳篦、镜盒及枕、床、俎、案、屏。还有文书用具,各种燕乐器,鼓、瑟、琴笙、竽箫等,挂编钟、编磬用的漆架。

▲战国漆木圆盒盖

进入漆工艺高峰还表现在美术成就方面,漆器上的装饰图案称得上达到最灿烂时期。匠工们用毛笔直接在器物上应用熟练的绘画技能,描绘出人物、舞蹈、狩猎、禽兽等组合,有表现故事情节、贵族生活、神话传说的画面。这种刻意的图画里,反映了楚文化中的人文信息。

▲战国勾连云纹豆

楚国的漆器工艺,在当时各诸侯国中更是首屈一指。这些漆器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是楚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批艺术珍品。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展现了我们祖先的艺术才华,对当今的艺术创作更有诸多启迪和借鉴作用。

本期对夏商周漆器的介绍告一段落

下期将对秦代漆器进行介绍

敬请期待

欢迎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漆八千年二夏商周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