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破解海昏侯墓中漆器的八个迷团浅谈汉代漆器
TUhjnbcbe - 2020/11/26 12:50:00

我国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红色的髹漆木碗。到了西汉时期,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我国古代漆器制作的技术与工艺已经相当成熟,站在了一个时代的巅峰。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大约有多件,与同时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差不多。其中既有鼎、壶、杯、盘、勺等饮食器皿,也有奁、盒、几、案、箱等起居用具,还有大型的通体髹漆、色彩斑斓的温明、轺车、乐车和棺椁,造型优美、构思巧妙、色彩亮丽、工艺精湛,让人们尽情领略到汉代髹漆工艺的高超水平和漆器文化的繁荣昌盛。

引子:充满迷团的漆器铭文

本来我打算仔细欣赏出土的各类漆器的髹饰工艺,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中只有部分图片、一段录像和少量文字介绍,而没有一件漆器的实物。几件复制品形似而神不似,尤其是彩绘,使用的都是化学制品,而不是天然漆和矿物颜料。为什么出土的大量漆器不见真容?主要原因是漆器不同于青铜器和玉器,在地下埋藏二千多年出土后,一旦接触空气便会迅速炭化,霉烂变质。所以出土后要先放在去离子纯净水中浸泡,之后用配制的药物不断清洗干净,最后再进行一系列的脱水处理。这是一项高新技术,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只能耐心等待。

从出土文物的照片和录像看,海昏侯墓中的许多漆器上都有铭文,有的是用漆写上去的,有的是用小刀刻上去的。我粗粗数了一下,可辨认的字迹共字左右,其中银扣漆碗底部五字;三个漆耳杯底部六字;红底黑边漆盘上五字;衣笥库漆木笥上三十七字;(图1)丹水笥上三十九字;(图2)漆盾上三十四字;(图3)漆瑟上四十字;温明顶部孔子画像盖板上可辨认二百三十七字。这些文字大大超过了同时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就是说,除了竹简和木椟上的文字外,漆器上的文字最多。

在漆器上铭文,最早可能是从青铜器上的铭文演化而来。古代制作一件漆器要比制造同样一件青铜器费工费料费钱,在这样贵重的器物上铭文,是非常郑重的事情。一直到明清时期,皇宫贵族家庭中制作的一些木器或漆器家具上,仍然能够看到这种铭文。只是后来这些木器和漆器成为商品后,铭文才逐步消失。

这些铭文粗看易懂,无非是制作这批漆器的年代、用料、用工、费用,以及漆器的名称、尺寸、数量、用途和制作人的姓氏等等。但仔细琢磨,隐藏在其中的奥秘不少,充满了各种迷团。而破解这些迷团,对于我们认识西汉时期漆器制作的工艺与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迷团一:制作漆器的大量用漆从何而来?

在海昏侯墓漆器的铭文中(以下简称铭文),记载了制作每件漆器的用漆量。如一件木笥(其实就是小漆盒子,由于是木胎或竹胎,古时笥可以写作草头或竹头),“用漆一斗一升六蘥”。一件丹水笥“用漆一斗二升十蘥”。而一件丹画盾“用漆二升十蘥”。这里,斗、升、蘥都是容量单位,蘥(音yue,月)也作龠、籥。1斗﹦10升,1升﹦10合(音ge,葛),1合﹦2蘥﹦10勺。1蘥﹦5勺﹦0.5合。而木笥一批就做了30件,用漆可达33斗之多;丹水笥一批做了20件,用漆可达24斗之多。这还是小件的漆盒子。如果是大件的棺材、温明、卧榻、轺车、乐车,不知要用多少漆!那么,这样大量的用漆是从何而来呢?

我国古代使用的漆,全部取自天然原材料加工而成。生漆,也叫大漆或称天然漆,产自热带或亚热带生长的漆树上,这一点古籍多有记载。《山海经》中详细指明漆树的分布情况:“英之山,其上多漆木。”“京山多漆木。”“虢山之上多漆木。”“姑儿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拓。”“熊儿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翼望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漆”字与“桼”字通假,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作如下解释:“桼,木汁,可以髹物,从木象形。桼如水滴而下也。”天然漆从漆树的韧皮层割口流出来时为乳白色液体,与空气接触后,其色泽因氧化而逐渐变黑,并凝结成黑亮而有弹性的漆膜。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生漆的干燥必须经过氧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活力逐渐增加,凝结成光亮的漆膜。由于漆膜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能抵抗强酸、强碱及大多数有机溶剂的腐蚀,同时又具有耐热、耐水及绝缘等优良特性,因此得到古代先民们格外

1
查看完整版本: 破解海昏侯墓中漆器的八个迷团浅谈汉代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