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近两百年的近代福建漆艺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域漆艺术形式的独特工艺美术范式。福建漆器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也是其中起源和初兴时间最晚的品类。福建漆器真正的形成特色是在明朝中期之后,黄成所著的中国首部漆工艺著述《探饰录》的问世,笔者不可避免的推断,近代福建漆艺的勃兴,或因拮英于此。
若遵逻辑推断,沈绍安创制脱胎漆器概非现代诸多文本所描述的“机缘巧合”的偶发色彩。其原因如下:第一,《糅饰录》中系所记载诸多制器技艺与沈绍安首创的“脱胎”步骤相似:沈绍安改良了《探饰录》所述的“重布胎”等技法,不能完全称其为技艺创新;第二,沈绍安出于双抛桥附近官宦门第,自幼聪慧,拜师学习油漆工艺。虽家道中落,但三坊七巷自晋唐便是贵族和士大夫聚居地,文风盛行。《糅饰录》至少在清嘉庆二年,已传至日本。
福州又是清初唯一的“仅通琉球”入贡港口。第三,前文业己论述,福州漆工在元末明初时期早已和日本漆工互动频频,“倭制漆器”早在明朝已进入官家、士绅阶级的审美视野之中。而沈绍安创制的鬃漆使用银箔、贴金等技法与日本前绘技法颇为相似。
谈及近代福建漆器工艺,脱胎胎骨工艺创新可谓是近代福建漆艺振兴的基础和动力。脱胎漆器,与前一段谈论的“夹受胎骨”颇为类似;“脱胎"与"夹紀"的异同与源流,同时也是国内外漆艺史论学界学者争论颇多的论题。脱胎漆器是由福州的沈绍安创制的,这点已经获得学界所共识,与隋唐时期夹么佛像修造有所不同的是,脱胎漆器的成器品类更加生活化,笔者认为是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漆器从"士”一级的专属到“农”、“工”、"商”平民化的普及;
另外,脱胎漆器还运用于民间信仰活动,如飞禽走兽、花果、人物塑像等工艺。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与现代日本的“干漆造”颇为类似:首先,进行塑形,然后再进行分模,各片另裱,再将各个裱片缝合后糅涂,最后进行下灰上漆,胎骨终成。脱胎成型技艺是以石膏、泥塑、木模等手段进行胎骨造型和翻模做个原模,然后调以天然大漆和面粉作为腻子,再用麻布、棉布、夏布或更为细致的纱布或绸布逐层裱褶在原模之上,后放入荫房阴干后再脱去原模;
之后经过历次的垸磨漆灰、糙漆、细磨等数道工序后,胎骨工艺制作完成,故谓之为“脱胎”。脱胎漆器的胎骨成型工艺可分为以下两种:其一,阳脱技法;此方法用于制作小型日用器皿居多,如盘、碗、杯、盒、奁等,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石膏内胎塑造;
用泥土塑造理想的形体,后可用石膏翻制成阳模或阴模。而后在阳模或阴模上刷涂调和好的脱模剂,再将石膏粉按照比例加水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待至石膏干燥后取下模具,再进行细部修整,石膏内胎修制完成,在石膏内胎表面上刷涂泥浆或肥皂水。待其干燥后,刷上一层质地较薄的瓦灰作为腻子阴干。
第二步,布胎成型;将漆腻子均匀刷涂在麻布或夏布的正反面上,而后可根据不同的形状裁剪成不同的造型用以在石膏内胎模具上裱褶,再放入荫房阴干。待漆腻子及夏布干后,可用木槌等密度较小的钝器敲打布胎,使胎内石膏模型破碎脱落,取出完整的脱胎夏布,而后根据形体要求用利刃或剪刀解剖成若干形状,再用竹片作为胎骨插入分离成若干的胎模,再进行缝合成型,在裱褶的接缝处刷制粗灰,使整体的造型和顺自然,减少表面过多的凹凸不整,最后放入荫房阴干。
第三步,垸漆灰;首先是糅涂初漆,用比例各半的生漆和推光漆调和后,在布胎上鬆涂一遍;接着,用大角锹刮涂漆灰腻子进行通体垸灰后再入荫房阴干,待干用粗砂纸打磨;然后,上二层中灰,漆灰腻子的调制方法是中瓦灰加生漆调成,用大角锹较薄的垸灰一层,主要是为了填补粗漆灰形成的空隙,再放入荫房阴干。待干,再用细砂纸或苏砖打磨。
最后,垸细灰;用生漆加细瓦灰调制第三道漆灰腻子,全面垸涂一遍,进荫房阴干固后用生水和水砂纸、红理石及苏砖进行仔细磨灰。再用松节油稀释推光漆进行糅漆以填补灰质的细孔,再入荫房待干后用湿的水砂纸进行精细打磨,最后再调制生漆和细瓦灰补磨出现的边角、隆起、细小凹凸最后一步,就是用吸水砂纸进行研磨,后用松节油加推光漆调和后,通体程漆一遍,最后再送入荫房阴干,后用号精细度以上的细水砂纸或头发丝研磨成光的质地,即可进入下一步的漆艺糅饰工序。
从工艺制作方面,近代福建漆艺的胎骨工艺是中国传统胎骨工艺发展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延续,仅从笔者可见的实物及史料上来看,福建漆艺的胎骨工艺基本上涵盖历史上运用较为成熟且实用的胎骨工艺。同时,它是经过历代及数位福建漆匠群体对漆艺材料的改进和工艺技艺的精简而来的,它有相对完整的胎骨技艺体系和工艺制作流程。
从造型方面,近代福建漆艺的胎骨造型相对更加自由,可根据器物的大小选择相应的胎骨工艺,在磨具制作上巧妙的运用了泥塑和石膏这两种可塑性极强的材料,使福建漆艺胎骨造型上不再拘泥于几何形制的限制。另外,相对于夹笠胎骨工艺,脱胎而出的漆器可制作小型的日用器皿。
在坚固性方面,天然大漆与瓦灰、麻布、面粉、松节油、水等材料进行多道工序杂糅混合,漆器的材质特性变得更为惰性,不易变形,耐高温,基本上避免了虫蛀等自然影响,更为坚固耐用。脱胎漆器胎骨工艺是经过多重的纤维经纬紧密排列,再与大漆、粘合剂混合粘连,再经过数次多道打磨之后,器物表面的漆纤维细孔变得极其紧致,并接近于水分子的体积,所以水较难迅速侵蚀而入,若非长时间浸泡,漆器表层较难受到潮湿,进而漆器产生形变或损毁。
中国漆器胎骨工艺形成、发展绝非是线性的相互间取代过程,而是处于迂回和缱绻的旅途中前行。就前文所言,中国漆器胎骨工艺主要经了从早期远古,奴隶制社会的竹、木、蔑、藤胎等粗制胎体以及陶胎、金属胎等现成物为胎体,其主要器型是现成物的糅饰,以及木质胎骨的制制。
行至封建社会的早期,特别是战国时期到两汉时期是中国漆器发展的鼎盛时期,考古发现甚多。此时期的漆器胎骨工艺发展迅猛,竹木胎骨工艺出现了卷制、组合制等模块化生产形式;又因战争频发,为备战所制造兵刃铠甲,皮革、纤维、铁器等胎骨开始的得到运用;同时极权社会带来了财富的高度统一,贵族阶层形成的奢靡之风,类似于夹絵胎骨的廊柱开始运用在建筑上。
而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这个时期漆艺发展的符号莫过于夹社胎骨工艺运用于佛像修筑上,这种漆艺胎骨制作工艺的物质形式在唐末的二次“灭佛运动”中,几近被损坏殆尽;但其“非物质”形式的工艺技艺文脉的传承并未被完全切割。夹么胎骨工艺甚至影响到唐、宋、元、明时期的雕漆、剔犀、螺钿、款彩、钱金等“错彩镂金,雕绩满眼”贵族漆器工艺范式的形成。
以及进入到清中期之后,以福州沈绍安家族为代表的近代漆艺胎骨工艺的创新,此时最为显著的现象是漆器正式进入了中国社会中的民间阶层,成为庶民真正的日常之物。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而来的西式文化和大工业时代下自然科学的学理思想植入与内化,漆艺出现了复合材料作为胎骨器物或产品,在合适的部分釆用相宜的材料和相适的制作工艺的思想,在器物的物象上跃然呈现。这种类似于近现代工业设计的思维方法,在近代福建漆器产品中隐约呈现。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各业初呈峥峡。期间,以脱胎漆器为代表的福州传统手工艺方兴未艾,屡在国家各展览活动中崭露头角。行至年,福州脱胎漆器行业产值近万,从业者数量达0余",以致彼时引起政、商各界与社会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