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寺,位于古城扬州的北郊,雄踞于蜀冈中峰之上,北临瘦西湖、观音山,可谓依山傍水,钟灵毓秀。
大明寺大明寺,成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故此得名。在扬州人的眼里大明寺不光是一处庙宇,还是宋朝两代文豪的名堂所在。在外地游客看来,大明寺之所以有名除了以上两点还因为这里有唐代得道的高僧和清代皇帝的御碑,总之,这座千年古刹看点一个又一个,且听笔者为大家一一道来。
出了瘦西湖的北门便遥见山中耸立的隋塔,一路走过去,顺着蜀岗峰脚下的蜿蜒石阶,就可看到大明寺明黄的寺墙、牌坊和山门,明黄的外墙上有刻着“淮东第一观”的石刻,彰显着大明寺在淮东诸寺中的地位。
书有“栖灵遗址”的牌坊山门前耸立的牌坊上有书“栖灵遗址”,以此为中轴线游览,可见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传统佛教建筑依次排开,好不壮观!大殿内的佛像法相庄严,偶有香客祈愿诉说,喃喃低语、袅袅佛音,叫人不得不佩服佛祖殿中坐千年,听尽天下万古事。
平山堂敬佛后在寺中穿行,到处都是郁郁葱葱,偶有秋意,也胜春朝。出了天王殿,左手边有一垂花门,进去后豁然开朗,有宋代欧阳修被贬扬州太守时所建的平山堂。
平山堂前古藤缠绕,芭蕉肥美,颇有禅意。堂前有一平台,视野开阔,据说在宋代时远眺可见对面镇江的焦山。欧阳修虽被贬至扬州,却依旧意气风发,公事之余常携友人至平山堂赋诗、饮酒、高歌。他们以邵伯湖荷花手手相传,摘其花瓣,得到最后一花瓣的人作诗、饮酒,好不快活。于是平山堂就成为了历代文人骚客拜访、游历之地,由此留下了很多匾额、楹联。
谷林堂平山堂北的谷林堂建于北宋元祐年间,系与欧阳修有着师徒名义的苏东坡纪念欧阳修而建,取东坡深谷下窃宛,高林合扶疏诗句中的谷林两字为堂名。堂内悬有槛联和书画等作品,环境静谧、清幽,值得游览。
除此之外中轴线以西还有欧阳祠和西花园可观,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园林景观群。
大明寺中轴线以东,布局着藏经楼、鉴真纪念堂、栖灵塔等建筑,这也引出了大明寺和鉴真和尚的渊源。
唐风建筑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前是大明寺的主持,从唐天宝年间起他曾六次东渡日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最后一次到达日本。之后他将我国的佛学、医学、文学、建筑、书法、印刷等在日本发扬光大,为发展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鉴真纪念馆鉴真纪念馆是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为纪念鉴真和尚圆寂周年建立的。它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所建,包括碑亭、长廊和纪念堂三部分,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是其最后一件作品。
纪念堂正中供奉着鉴真法师坐像,这尊坐像是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像,用楠木雕刻干漆夹纻而成。
栖灵塔从鉴真纪念馆出来已经可以看到“栖灵塔”,相传隋朝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下令在全国建塔三十座,以供养佛骨。大明寺建“栖灵塔”,塔高九层,宏伟壮观,故寺又称“栖灵寺”。
唐代诗人刘禹锡、高适、白居易都曾登塔赋诗赞誉宝塔,李白就曾在登上栖灵塔后留诗“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称赞宝塔气势磅礴。
向来爱旅游、爱江南的乾隆也曾到过大明寺,为了避讳“大明”二字,大明寺曾改名“法净寺”。乾隆也在寺中留下了三次南巡的御制诗,至今寺中还有御碑亭。
曾有人用一句话概括了大明寺的悠久历史:南朝的古寺,隋朝的宝塔,唐朝的高僧,宋朝的名堂,明朝的古灯,清朝的御碑,当代的玉佛……不管如何,大明寺是一座集庙宇、文物古迹、园林风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在新的时代下,它只会越来越好!
(因为是寺庙,故没有拍照,风景还是要大家亲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