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天价彩礼压垮爱情甚至出现彩礼贷
TUhjnbcbe - 2024/9/16 21:34:00

近日,民政部将河北邯郸市肥乡区、山西运城市盐湖区等17个单位确认为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时间自年9月起至年9月止。

自今年4月,民政部推出第一批15家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后,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这些实验区将通过创新婚育文化载体,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

▲32个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

说到彩礼,作为传统婚俗重要的一部分,一直广泛存在于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和农村。

所谓“彩礼”,指订婚时男方家送给女方家的财物。在某些地区,确实存在因彩礼过高让一些家庭苦不堪言的情况,甚至不乏年轻人因为彩礼问题而感情破裂导致分手。

在彩礼让一部分年轻人如鲠在喉的当下,某地银行还一度推出了“彩礼贷”。网传海报显示,该“彩礼贷”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一年,年利率低至4.9%。贷款用途为新婚旅行、购车、购家电、购首饰等。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看似在解决问题,实际上还是在倡导彩礼啊。

那么问题来了,“彩礼”这种婚俗到底是怎么来的?古人如何看待高价彩礼?

大雁、茶都可以做彩礼

“彩礼”作为正式的婚姻礼仪,最早出现在周代的“六礼”中,“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等六个礼法,其中“纳采”“纳征”被认为与后世的“彩礼”接近。

“纳”是聘财的意思。纳采,指的是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提亲时,需要将有象征意义的礼物送给女方。纳征,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女方收下聘财,婚姻就算正式确定。所以也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

那么古人最常见的“彩礼”有哪些呢?

布帛。根据《周礼》的规定,先秦时期,大夫与士的纳征之礼数量多以布帛五匹为限。庶民酌量减少,诸侯和天子也只是比一般士大夫多了块玉而已。其中布帛规定要黑色的三匹、浅红色的两匹。因为这两种颜色合在一起象征天地。可见,上古时期送彩礼侧重于象征意义,并不特别注重价值的厚薄。

鸟兽。雁是上古时期纳采中最常见的礼物。因为大雁是候鸟,来去有时,最是守信,并且雁失偶就不再成双,如果能有大雁做彩礼,那男子对女子的感情必定是矢志不渝。

《左传》中记载了一则故事。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徐吾犯的妹妹很漂亮,吸引了很多追求者,下大夫公孙楚便是其中之一。公孙楚用雁作为纳采之礼送给了徐吾犯家,徐吾犯家当时同意了这门婚事,可是当时很有势力的上大夫公孙黑也看上了徐吾犯的妹妹,他强行要求徐吾犯收下他的聘礼,同样也是一只雁。公孙黑并没有因为打算横刀夺爱就赠送更昂贵的礼物,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婚礼更注重“礼”,不太看重财产,否则公孙黑应该送更贵重的财物去换取徐吾犯的同意才对。

而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东京(宋代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开封)袁家要娶扬州盛家的大姑娘,袁家人从东京远道而来,也是奉上两只大雁作为纳征的主聘礼。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鹿在先秦时也是常见的聘礼。如《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描绘了男子在乡间打猎猎到了鹿,用茅草包起来送给心爱的女子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鹿在上古时期被认为是一种仁寿,送鹿的风俗表达了上古时期人们对婚姻幸福美满的追求。

茶。以茶为聘礼盛行于宋代。宋代民间称送聘礼为“下茶”“行茶礼”或“茶礼”;女子受聘,叫“吃茶”或“受茶”。即使是贫穷人家,聘礼中茶饼也是少不了的,女家的回礼也多使用“茶饼果物”“鹅酒茶饼”。

为什么把茶作为聘礼呢?据说茶叶会长出茶籽,但是将茶叶移植的话,就长不出茶籽了,宋朝人就认为,茶叶品性“专一”,这正是人们对爱情的期望。

以茶为聘礼的习俗一直流传到明清。《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凤姐笑着对林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

姚廷遴《历年记》中也记载:康熙朝选妃,遣大学士明珠、索额图下江南物色,民间有女儿的家庭都很惶恐,为了逃避被选入宫,仓促间把女儿嫁出去。“甚至不论贫富,不计礼仪,不择门当户对,不管男女大小,大约茶二斤,礼银四两为最,更有不费分文者”。可见不管怎么仓促简省,茶礼都不能废。

其他。古代聘礼以后汉“聘礼三十物”达到鼎盛。“三十物”包括羊、粳米、稷米、蒲、苇、长命缕、胶、漆、五色丝、合欢铃、鹿等等用作聘礼,所求的是其代表的吉祥寓意。南北朝与隋唐时期,聘礼仅剩九种,包括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同样是融入了人们对婚姻的美好期望和求吉心态,相比彩礼的经济价值,更重视其象征意义。

古代政府也曾遏制天价彩礼

古代也有天价彩礼现象。唐朝随着社会稳定、生活富足,“天价彩礼”渐渐出现。尤其是士大夫,除了彩礼之外,夫家门第不如妻家时,还要花钱垫高门第,这叫“陪门财”。

唐太宗对此深恶痛绝,他曾经跟房玄龄说:这种行为不是结婚,根本就是做买卖。

于是唐朝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整顿彩礼攀比的风气。唐高宗曾下令规定:“三品以上之家,不得过绢三百匹,四、五品不得过两百匹,六、七品不过百。”

三品官员在当时已经是亲贵了。按照当时购买力换算,三品官员嫁女按规定不能收超过30万的彩礼钱。

唐代以后,历代政府也都有过遏制天价彩礼的措施。当然,在经济富庶的地区,还是时有天价彩礼的现象。据明朝徐渭记载:浙东一带嫁娶奢侈之风盛行,有的女孩还在襁褓里,就有富家子弟下聘礼,折合现在的人民币两百多万元。

不过,在古代,天价彩礼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小老百姓结婚其实还是很简单的,互送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宴请一下亲友四邻,两家便结为秦晋之好。

朱元璋曾经下诏书所说:“古之婚礼,结两姓之好,以重人伦。近代以来,专论聘财,习染奢侈。宜令中书省集议,定制颁行遵守,务在崇尚节俭,以厚风俗。违者,论罪如律。”

婚礼本初的意义便在于“结两姓之好”。所以最初的聘礼,更加看重礼物的象征意义,以寄托自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今婚姻自由,婚礼或许更应该回到其最初的意涵上。毕竟,幸福的婚姻生活,从来不是靠金钱就能换来的。

参考资料:

李霞:《民间习俗中的彩礼及其流变》,《民俗研究》年第3期。

[法]葛兰言:《中国上古婚俗考》,《文化遗产》年第1期。

王兆才:《春秋时期婚俗文化及其政治功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年第4期。

赵会莉:《span=""诗经中周代婚俗探微》,《学术交流》年第2期。

本文由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价彩礼压垮爱情甚至出现彩礼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