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前,扬州和尚鉴真,
用10年跨越东海,到达日本,
从此开启了一人改变整个日本的传奇:
帮助日本确立僧侣制度,
给天皇、太上皇、皇太后授戒,
给个沙弥授戒,
建立了日本律宗总本山——唐招提寺,
年来,朝拜者如织。
唐招提寺日本奈良
“沧海之虹”上海博物馆展览现场
年12月,上海博物馆跨年大展开幕,
讲的就是鉴真的故事。
5组11件珍品,从日本被运到上海:
日本最高级别的国宝“金龟舍利塔”,
描绘鉴真一生的《东征传绘卷》,
还有“日本的王维”东山魁夷,
为鉴真作的68面隔扇画。
很多珍宝,你去日本都看不到。
这次在上博,做了沉浸式体验的展陈,
这种“沉浸”,不是因为高科技互动,
而是现场复原了文物在唐招提寺展陈的原貌。
展览免费开放,值得一看再看。
撰文
叶荔
“师父,到日本了,我们终于到日本了!”
公元年的冬天,几个弟子泪流满面,搀扶着高僧鉴真,从海船上走下,双脚踏在了日本的国土上。
这时离鉴真下决心东渡,过去了11年,陪同的遣唐使已亡、多位弟子已故,他自己也双目失明,九死一生,感慨万千。
东海的那一边,日本天皇早就企盼高人多年,亲自安排他入驻最尊贵的东大寺。不论高官、百姓,都闻讯前来拜谒。
从此,一个扬州和尚,开始影响日本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鉴真到底什么来头?他为什么宁死也要去日本?带去了哪些宝物?为什么他能受到日本上下的敬重?又为什么要造唐招提寺?
时间穿梭回多年后,年12月,上海博物馆跨年大展“沧海之虹”开幕,我们可从中窥探一二。
金靖之上海博物馆展览部
金靖之是这次大展的内容策划之一,年轻时她曾在日本留学,学习日本艺术史,回国后便进入上博工作。她向我们介绍,这次展览的契机,是因为唐招提寺御影堂大修,堂内珍贵的隔扇画正好可外出巡展。
通过奈良国立博物馆的引介,诸多宝物,来到了上海博物馆展出。“御影堂内供奉着鉴真干漆坐像,每年只对外开放3天,所以许多展品,就算你去了日本都看不到。”
日本经济新闻社董事伊藤圭子
展览的日方代表之一伊藤圭子说,一般文物都走空运,但这次隔扇画特意用海运,船名“新鉴真号”。“冬天的海风平浪静,珍宝安全抵达上海,可能真的是鉴真在守护我们。”
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馆长松本伸之在上博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鉴真,有5组11件国宝级文物;第二部分,是日本国民画家东山魁夷,为鉴真作的68面隔扇画。
《东征传绘卷》:看尽鉴真一生
走进展厅,玻璃展柜中,陈列着《东征传绘卷》。绘卷是日本的一种绘画风格,图文并茂地讲故事,类似最早的漫画雏型。
《东征传绘卷》第一卷局部
《东征传绘卷》画于13世纪,共5卷,每卷15-20米长,总长达83米,把鉴真的一生都说尽了:从鉴真出家开始,一直到他在唐招提寺内圆寂。
类比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12米,《东征传绘卷》全部铺开,那就是5倍的《千里江山图》。组织绘图的,是13世纪的日本高僧忍性,他也是鉴真的传人。
《东征传绘卷》第二卷
现在上博展出的是第二卷,描绘鉴真的东渡经历。可以看到在海浪的袭卷下、世人的告密后,鉴真如何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新出发。
《东征传绘卷》第二卷局部
手持伞盖的鉴真,断成两半的船,岸边的渔夫,用胡粉勾出的浪花……画面上一个个细节,色彩丰富、细腻生动,需细细观赏。
《东征传绘卷》第五卷局部鉴真授戒
年1月14号后,会换成第5卷展出。到时你会看到鉴真终于抵达日本时激动人心的场景。还能见到鉴真先到太宰府,然后到奈良,再到东大寺,为日本的太上皇授戒的壮观景象。画面最后,“唐招提寺”终于登场……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绘卷观赏是一种私人交往时的娱乐。一般由主人打开一小段画面,50厘米左右,与肩同宽,而客人们往往是俯视画面,等看完这一段,再慢慢地卷开下一段,把之前的合上。随着画卷的展开,故事也向前发展,观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看,就像“手掌间的动漫”。
在展厅的展览柜中,画卷通常打开1-2米,而观众由右向左,慢慢踱步向前,依次观看,随着脚步的移动,从而进入到故事中去。
国宝“金龟舍利塔”,舍利信仰
绘卷边上,是另一件日本国宝:金龟舍利塔。
宝塔由铜铸成,表面鎏金,内部的玻璃瓶原是装载舍利,塔身的藤蔓花纹由透雕工艺刻画,庄严、精美,是日本舍利塔的代表作之一,被封为“国宝”。
当年鉴真东渡时,可以说是带上了一整个佛法世界:身怀技艺的僧侣助手、工匠、画师等人物,也带上了文物、佛教的法器、经文和各类艺术品。
这些宝物,跟随他熬过漫漫旅途,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可能是一个微黄玻璃瓶中装载的三千佛舍利(释迦摩尼遗体火化的结晶)。
展览的学术顾问松本伸之解释说:“因为玻璃瓶是当时日本完全无法烧制出的质感,再加上文书记录,可认定是鉴真亲自带到日本的。”
而正是因为日本人对舍利的信仰,使唐招提寺年来不衰。
关于金龟底座,流传着一个故事:鉴真东渡时,不小心把佛舍利掉入海里,海中的金龟重新叼回了佛舍利,珍宝才得以传到日本。13世纪时,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制作出现在我们看到的金龟舍利塔。
还有一种说法,在密宗教义里,金龟是佛教世界的支撑,相当于金龟“驮”起了宝塔,也“驮”起了一整个世界。
鉴真画像
这幅鉴真和尚像,创作于15世纪日本室町时代。画像重现了鉴真圆寂时的景象:双目紧闭、结跏趺坐、眉目安详,背景是故乡中国的水墨山水。
画家作画时其实离鉴真圆寂已经多年了,当时奈良的寺庙复兴,唐招提寺的画师特意作画致敬高僧鉴真。
上海博物馆展览现场
展览的第二部分,名为“情景交融”,展现来自唐招提寺御影堂内的68面隔扇画。
御影堂是鉴真圆寂后,供奉他干漆坐像的地方。年代大火之后,新的御影堂落成,内饰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年找到了东山魁夷,请他来绘制隔扇画。
御影堂内部东山魁夷《涛声》
御影堂内部东山魁夷《山云》
隔扇画是日本特有的一种形式,是在室内隔断空间的拉门、墙壁上所作的绘画。
上海博物馆展览现场
为了让中国观众身临其境,上博的展陈特意将隔扇画立在榻榻米上,尽可能还原御影堂的室内景象。
观众移步换景,沿着动线慢慢深入,感受东山魁夷笔下的中日风景,感性、隽永、禅意。
来自日本和故乡中国的风景
68面隔扇画共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御影堂公共空间的内饰,主题是代表日本风景的《涛声》和《山云》。
“因为东山魁夷觉得,鉴真踏上日本的时候,他已经双目失明,但他可以听到涛声,闻到大山的气息,用他的身体、皮肤去感觉一个日本,所以这个日本是模糊的。”金靖之向我们解读东山魁夷的描绘。群青,是东山魁夷用“蓝”,分层次晕染出日本名山。
《涛声》局部
《涛声》是冬景,冲击礁石的巨浪,像在还原双目失明的鉴真初登日本半岛的感受,“翻腾的巨浪、摇曳的松树,象征与海洋搏斗的坚韧灵魂。”
《山云》局部
《山云》是春夏之交,深邃幽远的云雾,像是鉴真慢慢熟悉这片土地后,感受到初夏的微风,氤氲的水汽。
第二组隔扇,环绕在供奉鉴真像的内室,是真正陪伴鉴真的中国风景。
《黄山晓云》
《扬州熏风》
《黄山晓云》《桂林月宵》和来自鉴真故乡的《扬州熏风》,完成于年。
水墨一色的扬州,瘦西湖两岸的杨柳,都是朦胧中的景象,又真实,又神秘。
这68面隔扇画,是画家东山魁夷用11年,走遍日本沿海,又三次到中国写生后,为鉴真所绘,让他安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东山魁夷绘画作品
东山魁夷的10年创作之路
东山魁夷有“日本的王维”之称,他其实是日本国民心中的风景画家,以细腻的日本情调之美闻名。
“当时的‘日本画’就是以中国绘画为稿本,又融入了西方的绘画技巧。在东山成长的年代,他们受过很好的中国文化的教育,所以他热爱中国。”
接下为鉴真绘制隔扇画的任务后,东山开始了一段长达10年的创作之路,他自己称之为“通往唐招提寺之路”。
到底什么样的主题,才最适合献给鉴真,来陪伴他?他花了一年多时间遐想、琢磨,在精神上不断靠近鉴真。
东山魁夷创作隔扇画
“每次去奈良和大和,我都会造访唐招提寺,坐在御影堂宸殿内,回想着唐朝高僧鉴真远渡日本途中,历五度磨难、经十二载春秋方遂夙愿的过程……图像便在白底隔扇上渐次浮现出来。”
他构想:上段厅堂是山峦,宸殿大殿则是大海。
年正月严冬,东山魁夷离开案头,出发去山海间实地写生。
因为早前一个人留学欧洲,他早习惯了“在路上”的状态。他沿着日本海岸线,遍访名山大川:津轻半岛、能登、户田小滨、青海岛……
东山魁夷笔下的海浪
海浪滔滔,扑打礁石,浪花的白色泡沫形成特殊花纹,尤其大海因季节和天气变化,显现出一种亦篮亦绿的色调,让他分外欣喜,他要将自己看到的日本大海,呈现给鉴真看。
从写生稿,到小画样,中画样,大画样,最后正式作画。
年,东山魁夷完成了日本风景的部分。山峦把氤氲的仙气渲染到极致,大海则呈现翻腾的巨浪。
年,东山魁夷太湖畔写生稿
《桂林月宵》
而对于鉴真故乡中国的风景,他早就向往已久。
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两国刚可以互通,他就来中国了。从到年,连续来了三年:遍访洛阳、南京和扬州后,去过太湖、桂林、洛阳,登上过黄山,最远甚至到了新疆。还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从古至今,看了大量中国水墨名作。
这一次,东山魁夷放弃绚烂色彩和技法,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水墨作画,精神内核都更“中国画”。
鉴真像
近几年,鉴真在日本持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