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壳茶北回归线上的春茗味道 http://www.luofumua.com/lfmgn/6010.html第条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这个陷底下热比较严重。那么太阳病,宜发汗不宜吐,而医误吐者。太阳病在表哇,它应该发热同时恶寒,现在反不恶寒。所以这个太阳病一罢不恶寒,这个病全陷里了。
而且这个病人不欲近衣,热得厉害,烦热得厉害,此为吐之内烦也。这全是因为吐,造成邪热陷入里而为内烦。这个内烦,不等于上面的小逆了,比那个厉害。c这就说明,本来里边没有病,因为吃吐药,虚其胃气,外边的邪热趁胃虚而入于里了,入里就变成阳明病。
第条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这个脉数,数主热,一般这个脉的证侯是如此的。那么热能化食,当消谷引食呀,它里头有热,能吃。所以如中消症呀,就是里头热盛,能吃。但是这个不然,“而反吐者”,它不但不能吃东西,一吃就吐,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底下就解释了。
这是因为发汗发得太过,令阳气微,阳气虚于外,就是津液外虚,津液外微。而膈气里虚。膈气就是指胃气说的。那个津液哪来的呢,生于胃,化生于胃,胃为水谷之海嘛。由于发汗夺其外围的津液,发得太过,也影响胃气,所以夺其内气。这个数脉,也不光主热,也主虚,所以脉乃数也。数呢是客热。
由于胃气虚,膈气虚,外邪趁膈气虚而动膈了。这句话很重要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发汗太多,外边丧失的体液太多了,影响到膈气虚,就是胃气虚。外邪,邪热也趁胃虚而内入于胃。这个脉所以数,这个脉数是由于胃虚,邪热客之造成的。所以它不是胃里真有热,并不是胃气强,它并不能够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这是什么道理呢,就由于胃中虚,而寒饮乘之。这个胃中虚冷这句话呀这个冷当饮来看待。由于胃中虚,邪热往里跑,同时内饮也往里跑,所以胃虚再有饮,它非吐不可。所以“故吐也”。
根据上面那个,它吃吐药……膈气虚,这时候呢客邪、水趁胃气虚而进入胃,也能造成人的吐证,主要的意思就在这。那么后边有这个例子,你象咱们讲的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都是由于胃气虚,不但邪热往那去,水饮也往那去,所以心下这个地方非常的硬,那就是人参证呀,所以这个时候都要用人参的。后边有,现在属于概论了,它没讲证治。这个虚冷呀,不是咱们讲的那个太阴病胃虚寒,它是胃虚寒饮乘之,所以说胃中虚冷,而致吐。
第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这个极吐下,就是大吐下,用猛峻的药吐、下的意思。由于这个病本来是太阳病,在十余日的时候病有陷于里之势,所以说过经,就是离开太阳病了,这个病由于极吐,吃了峻烈的吐药,所以心下老是温温欲吐,吐得厉害了胸中也疼,郁郁微烦,全是头前那个吃了吐药之后的那种情况,内烦哪。这个病一定入内了,这全是由于极吐所致。
之所以温温欲吐,这个胃逆而不降。它不应该大便溏,所以搁个“大便反溏”;腹微满,这个大便溏的腹大概也不满嘛。要是腹微满,大便反溏,这是极下所致,就是吃了峻烈的下药而造成这种情况。一问病人,果然是“先此时自极吐下者”,在得这个病之前,病人自己极吐极下,就是吃了峻烈的吐下药,这个大概就是巴豆。巴豆这个药呀,又能使人吐又能使人下,而且吐下都是相当猛峻。如果这样的话,可与调谓承气汤。这个吐后,胃不和,大概都用调胃承气汤。
为什么用调胃承气呢,本来吐后呀,胃气上逆得厉害,老温温欲吐,吃了调胃承气汤就好。可是不要多吃,这也算是个定法了。一般这个吐下之后呀,全要吃调胃承气汤,才能纳食,要不然是不行的。如果“不尔者”,如果不是极吐下而成的上面那个证侯呀,这可是柴胡证了,它应该过经了,它是由表传于半表半里的情况,那“不可与”调胃承气汤。
就这节来看,“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这都是柴胡证,为什么咱们不说是柴胡证而说“非柴胡证”呢,就有这一点。所以说临床辩证很重要。这个病人老是温温欲吐,柴胡证呢是心烦喜呕,它不是温温,这个温温,是愠愠,就是烦恼,难过得老想吐。小柴胡汤证没有这种情况。由于病人老有温温欲吐的情况,参考腹微满大便溏,所以才知是极吐下所致而不是柴胡汤证。一问果然,那就是与调胃承气汤。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临床问病呀得祥细点。如果病人说唉呀我老要吐,又有胸中痛,这都是柴胡证,那马上用柴胡汤,那不对,得仔细。它这个心烦喜呕是柴胡证,喜呕就是好呕,呕得频繁的意思。那么它不是温温欲吐的情况。所以这个证侯呀,古人的文字也有个障碍,咱们掌握得不好也不行。
温温欲吐呀,烦恼得很,什么也不能吃,所以这个我们吃吐药.那是什么也不能吃就象头前讲的,“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好一点,但是也不能吃热东西,“欲吃冷食”,可是早上吃,晚上也会吐,它三四日,药力过去了点。吃吐药都有这个情况。怎样治疗呢,“与调胃承气汤”。调理这个胃气,胃逆而不下,调胃承气汤呢一方面去热,一方面使胃气不上逆。
第条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
太阳病六七日,这是要传里了。四五日,它要传半表半里,六七日它要传里了。可这个时候呢表证还有,这个表证是指表热说的,还有外热。可是脉微而沉。表脉应该浮呀。脉微而沉者,沉为在里,微,血液有所阻碍,里有所结,结实很深了,所以脉沉微。里头实呢,它的脉沉,不会有微。
脉微而沉,所以结的程度相当深了。后头有,结胸脉,结胸就是里实得很厉害的病了。结胸脉是寸脉促,关脉沉。那么这个结实如此之深,依法应该结胸,而反不结胸,它没结在上头。“其人发狂者”,这个与头前讲的桃核承气汤都是瘀血证不一样,那个是如狂,这是发狂,比那个厉害,干脆就是发狂,就是现在精神病人样子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不只是热结的问题,这是血结的问题了。
“以热在下焦”,就是热和血结于下焦。结于下焦的部位呢,“少腹当硬满”,小肚应该硬满,它结在那个地方了嘛。小腹硬满有两种情况,一种小便不利,影响到膀胱的蓄水,所以小腹硬满。如果是小便自利,那与水没关系,纯粹是血瘀的问题了,所以“下血乃愈”。这是“瘀热结于下”。“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这句话有问题了。
古人看问题未必真。这个瘀血哪来的呀,古人认为下边的血受点邪热就结在那个地方,这是有问题的。这个瘀血证,我们在临床上的观察呀,大概总是这样的多,这个病人平时就有瘀血,旧有瘀血,在少腹的地方最多了,拿现在的话来说呢,就是静脉有所瘀滞。
因人老是站着坐着,液体它往下,我们可以看看解剖生理学,在盆腔这个部位,膀胱、大肠这里有很多的静脉血管。打架呀怕伤小肚子,伤了就会出血不止。所以古人叫这个地方为血室,这是指男人,女人就是指子宫了。瘀血呀沉淀在少腹的情形最容易最多了。
它平时就有,但是没有诱因它也不发作,偶而赶上外感了,发生太阳病的时候要传里的时候,这才可能瘀血证发作起来,人就发狂,这时候用桃仁承气汤或者抵挡汤,就得看情形了。如果是病比较重,瘀血难解,用抵挡汤的机会多。如果这个人病不那么严重,象桃核承气汤,其人如狂,少腹急结,也不是硬满,这个少腹硬满,结的东西也坚固,那个急结而已。
桃核承气汤,其人如狂,它有时还下血,这个绝不下血,所以这个瘀血证比较顽固,只是用桃核一味是不行了,所以它给水蛭虻虫。同时它也不用甘草,甘草这个药缓哪,它能缓药力。所以大*芒硝泻得厉害,你加上甘草就叫调胃承气汤,你看它们两个挺厉害,加上甘草这个东西呀它能缓这个药力。
想用大力的驱瘀下血,甘草它不合适,所以把甘草去掉。热不象桃核承气汤,所以芒硝也去掉。搁水蛭虻虫桃仁大*,水蛭虻虫这两个药,作用差不多,都是驱瘀之中兼有解凝的作用,所谓解凝就是解那个结实。它对这个能起作用。我们对它的医疗作用呢就是顽固陈久的瘀血,我们是要用水蛭虻虫的了。象干漆庶虫,都是这个作用,要比桃核、丹皮有力量。所以叫抵挡汤,抵挡汤的就是非它不足以抵挡的意思,重一点的瘀血呀,得用这个来驱逐。
第条
太阳病,身*,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挡汤主之。
那么这个辩的是血瘀水瘀之辩。太阳病身*,这是*疸证,有一种这个血瘀性*疸,这在临床上也是遇得到的,你不去瘀血,这*也是去不了的,它这个不是一般的*疸。脉沉结,沉者为在里,结,就是结代的结,由于里有所阻碍,所以脉沉而结。
少腹硬,跟我们前面的少腹硬满也是一样,就是里有所结了,在下面。“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如果小便不利,膀胱蓄水也会使得少腹硬,那你尽管利小便就行喽。小便自利,所以这个少腹硬有这么两种情况,瘀血症,轻者急结甚者硬满,这是瘀血病了,小便可自利。小便要是不利是水。所以这一段哪,是蓄水瘀血的辩证。
如果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这个发狂,所以这个瘀血证呀,十有八九影响脑系。这在临床上要注意了,有很多特殊的头痛、癫狂、女性癫痫,属淤血证的都不少,所以淤血证最容易影响头脑。其人如狂,血证谛也,这是清清楚楚的是瘀血证。那它是要用抵挡汤。这就是深入的来说明这个少腹硬满与蓄水鉴别的方法。这个很重要,要是蓄水证当瘀血证来治,那就坏了。
第条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挡丸。这个也很重要。伤寒有热,不是表不解而有热,有两个问题,以前咱们讲了,里有停水,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表不解。
伤寒有热,你非利尿去水气,才能见效。那有瘀血的也影响热不解,它的道理是一样的,里有所结,它的里气不通畅,影响内外的条达。这是互相影响的。古人有句话的意思是:北边你不打开,南边的风就进不来。这个人体是个密闭的东西。它还里气不通呀,表气也闭上,所以发汗没用,伤寒有热,这不白搁了。
后面还有一节,说是病发热,十余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有那么一条,咱们也讲完了,利用这个伤寒有热呀能体会到这个问题。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它说病人就是发热,虽然脉浮数,虽不是表证者可以下。它假如说下后,脉数还不解,说明这个热还不退,那你要用抵挡汤,那是瘀血。热得消谷善饥,这个瘀血呀瘀热,这个人也“嗜睡”,所以咱们治那个“嗜睡”证呀,有用抵挡汤的机会。
也有用那个桃核承气汤的机会。把这个搞清楚,在临床上才能够联想到一切,不然的话是不行的,这一段呀有这么个问题,所以表证不解,热不退,有蓄水和瘀血,有这么两种问题。蓄水就是小便不利,或者里面有停饮,这在头前讲很多了。这一段呢就是里头要是有瘀血证,也有一样的情况,少腹满,影响小便不利。这个小肚子满,如果蓄水的话,应该小便不利,所以伤寒热不解。
既然利了,那就不是有水的问题了,“为有血也”,为有血也影响伤寒有热而不解,它是这个意思。所以文字非常的简,你如果不注意还看不出来。“当下之,不可余药”。不可余药,大家的解释有些是一点药也不要剩,那是错的。不可用其他的药。它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伤寒有热。无汗伤寒而热不退,你再发汗,或其他治疗,那是错的。不要用其它的药,你得着眼在“为有血也,当下之”。
它不用抵挡汤而用抵挡丸的道理,它这证侯呀,不那么急没那么剧烈,这个人也没有如狂也没有发狂,只是热不解而已,所以不要大下。它用抵挡丸,这个丸药跟汤药这药物是一样的。份量少,虽然是丸,它也是用煎法。跟汤药是一样的,你们看看后面就知道了。上面那个水蛭、虻虫各三十个,这二十个,用量少了,桃仁稍多二十五个,那二十个,大*一样。可是每次服的少多了,那个分三次服,这分四次,药量少,次数多。你看看底下这个说明就行了,“右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有的注家说什么那是重证,不可余药连渣吃,那是胡说八道。
它就是伤寒有热一句话掼在这里,用其他解热药还不行哪,只能够下瘀血。由于病不那么峻烈急迫,所以用丸药,用的量非常的少。所以病有轻有重,用药也有大有小这个量。“卒时,当下血”,卒时就是一周。古人是十二时辰现在是二十四小时,你头天晚上吃,第二天当下血。如果不下,再吃第二丸。
第条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它还承上条那蓄水说的。那小便利者,里头也能停水,“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因为饮水多,胃里停水,胃停水,就心下悸。
这在《金匮要略》里有,说病人饮水多,心下有留饮,甚者则悸,危者短气。为什么太阳病第17讲……小便少者,如果小便少,那样的膀胱蓄水一定苦里急,这个里急就是少腹里急,就是我们上面讲的少腹满,那么这就是说里有蓄水,有这么两种征候,那么就不是由于饮水多,心下悸,那也是停饮,胃有蓄水,如果膀胱蓄水,一定少腹满而里急,它是这样的.里头停饮,太阳病有影响的,前面讲很多了,那么在辩证上这也是挺重要的,)他要是胃蓄水绝对xx的心下悸,甚至说要短气,这个前面也都有了,那么要是由于小便不利造成下焦蓄水呢,就是膀胱蓄水了,他一定少腹里急,小腹发硬满。
第三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条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这是一个以问答的口气来解释这个结胸证,他说,病有结胸,结胸者,实质是结于心下,而上及于胸膛,是这么一个病,什么结啊,水与热结,(后头有的)。那什么叫做藏结呢,就是脏器本身而有邪结,邪结于脏,就是结于内脏,谓之藏结。
他说,病有这么两种,有结胸,有藏结,那是什么样子呢?他说,按则痛,按则痛指的心下,寸脉浮,关脉沉,他主要结在胸膈这个地方,尤其是心下部位,还是胃的部位,他在这块解释了,格阳在上,所以寸脉浮,我们人体大气都来源于胸鹰,心肺所主的地方,这个上下的阻隔,所以这个阳气不得交于下,所以寸脉浮,关以下,所以沉,气不得往下走。我们前面讲的促脉,所以下之后脉浮者,不结胸者,此为郁结也,不是有那么一条么。这个促脉,就是寸脉浮,关以下沉,就是这个脉,这就叫结胸,这种脉加上按之痛,结胸证痛得相当厉害,要是重病不按也痛。
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沉紧,不是沉结,我说错了。)舌上白胎滑者,难治。这个藏结,跟结胸状差不多,也是拒按,按着也疼,但是它呢,藏结多阴证,少阳证,时时下利,这就是阴寒下利,寸脉浮,也是这样子,中有所结嘛,寸脉是浮,而关脉不但沉而且小细紧,小细言极虚,紧者言其寒所以关脉也指胃,就是说也影响到中气的虚衰,所以关脉小细沉紧。
中气虚衰而且有寒,那么这个呢,叫做藏结,内脏发生问题了,邪结于藏,在这本书里,这个藏结大家都不能知道,据我的体会,恐怕说的是肝癌这一类的,我们课本后面就有。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这种藏结,大概都是有寒有热之象,白胎滑,这个苔啊,舌有苔都是热象,但是滑,它是一个湿,那么,总是多湿多寒,而夹杂着有热,所以是白胎滑。那么这种是藏结也好,结胸也好,都得攻,那么如果是有虚,再有寒湿夹杂不能攻呢,所以一定是难治的。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著名《伤寒论》研究家、中医教育家、临床实践家,是中医经方派的一代宗师。无论是年轻学习中医时,还是20世纪50年代主办中医学校时,或是在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时,皆全力研究和讲授《伤寒论》。此前整理了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的研究经验,分别出版了《经方传真》《经方传灯》《张仲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经方》《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解读张仲景医学》等书,基本展示了胡希恕先生对经方《伤寒论》的研究成果、学术特点。本书则向读者展现胡希先生对经方以病位类方的探讨。几本书互参解读,将有助于经方理论、方证的研究、发展,有助于解读《伤寒论》。本书适合临床医师、中医研究者和爱好者学习使用。
作品要求
1.按照严格定稿制度,不得文中加空格及题目与正文不统一。
如:三月春风
文/某某
正文
2.必须严格要求审题题意。
3.不要中庸作品。
4.凡平台没有展示前其他地方看见,作全部放弃处理。
5.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