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钵rdquo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1#
咨询白癫疯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23/4613568.html

钵,是早期佛教里的“比丘十八物”之一,又称应器、应量器,古印度修行者常持钵游历四方,是接受大众布施的法器,也是盛饮食供于佛前的供养之具。汉字原来就有一个意指饭器的“钵”,《敕修百丈清规》认为这是兼具中梵文化的词,其文云:“梵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今略云钵,又呼云钵盂,即华梵兼名。”

钵一般称为铁钵,而佛陀使用过的钵,被称作佛钵。《佛本行集经》有四天王向成道后不久的佛陀献钵的传说。

北天竺有帝梨富娑与跋梨迦两位商主,将“麨酪蜜抟”供养佛陀。当时佛陀知过去诸佛,一切尽皆受持钵器,故思量自己当以何种容器受此食物。后来四天王献以*金制的钵,佛陀以“出家人不合蓄此”为由不接受*金制的钵。四天王又以银钵、玻璃钵、琉璃钵、赤珠钵、玛瑙钵等奉上,佛陀也概不接受。佛陀最后接受的是石钵。佛陀将四天王所献的四石钵重叠安置于左手,右手按下,合成一钵,并形成四条明显的唇纹。故而后来有的供于佛前的佛钵,形制上体现出这一特点。

佛钵的形状,《出三藏记集》卷十五中说:“又于此国见佛钵,光色紫绀,四际灿然。”此外《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中说,佛陀之所以不准比丘蓄用佛钵,是因为佛钵太重了。因而有人问,像迦须那利、伽娑婆罗、阿难这样的侍者,既然常执佛钵侍从佛陀,那佛钵这样重,为何不怜悯他们?其实,侍者虽执持佛钵,但因为佛的威德,又恭敬尊重佛,所以不觉得重,何况阿难身力也大。

佛陀涅槃后,佛钵被移往印度之外的情形有各种记载与传说。《马鸣菩萨传·付法藏因缘传》叙述了月氏王攻打马塔加国之卡西时,夺取了佛钵,并挟持马鸣的故事。而《法显传校注》“弗楼沙国”中则说佛钵被带到印度北部后,月氏企图夺取,但即使以八头象之力亦无法将其撼动,于是在佛钵处建塔和僧伽蓝,名为佛钵寺,将佛钵安置其中,予以供养。

佛钵在诸国间的流转,虽然因记录或传说的不同而有出入,但大致认为是在克夏那王朝卡尼西加王在位时,被带到印度北方,而在第四世纪左右传到布鲁萨布罗。《出三藏记集》中有智猛和法勇在罽宾礼拜佛钵的记载。《大唐西域记》卷二“健驮逻国”中说,王城内东北有一故基,乃昔日佛钵宝台。如来涅槃后,钵流此国,遵式供养数百年,后来辗转流传到波斯。《法显传校注》“狮子国记游”则说,佛钵在诸国流转后,返回印度弥勒所住的兜率天上,受弥勒供养,而后又到了龙宫。在弥勒成道时,佛钵一分为四,重返频那山上,又回到了四天王手里。

钵的形制较为简单,近似于中国古代的“盂”。钵壁与开口平行的面为圆形,中空以盛饮食。钵的遗品中有石钵、金铜钵、干漆钵、瓷钵等。石钵、金钵、银钵为诸佛菩萨的供养具,其他则为僧侣所用。包钵之布,称为钵袱、钵袋、钵囊,置放钵的台称为钵支。

《佛说八大人觉经》偈言:“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后世出家人按规矩一般用铁钵或瓦钵,其中瓦钵就是用土为材料,陶制的钵。这是因为,用铁或瓦,既不会给信众增加供养成本上的负担,又不会惹来世人的讥嫌。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汉传佛教虽已没有了乞食的传统,但在法会活动、行脚外出时,僧众还是会依律使用钵具。

“钵”是佛的标志之一,而以“钵”为出家人的餐具或供具,既传承佛门悠久绵长的教化,同时也是累积福德资粮的体现。

南普陀寺弘法部弘媒中心·出品

图片|郑瑟

编辑|流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