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全唐诗来看,以白马寺为题的三首诗 [复制链接]

1#

周晓明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

历史上写白马寺的诗文难以计数,但以白马寺为题的唐人诗中仅存三首,分别是王昌龄的《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张继的《宿白马寺》许浑的《白马寺不出院僧》。

陪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白马石像

一,《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王昌龄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众所周知,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此诗属于古风,格律上不十分讲究,虽以“白马寺”为题,并不十分应景,和他久负盛名的边塞诗尚有较大差距。

白马寺内建筑

《宿白马寺》

张继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张继也是盛唐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让苏州的寒山寺也名噪海内。此诗为七绝,首句就用了白马驮经的典故,眼见断碑残刹,不禁惆怅满怀,一番触景生情的凄凉场景。

《白马寺不出院僧》

许浑

禅空心已寂,世路任多岐。到院客长见,闭关人不知。

寺喧听讲绝,厨远送斋迟。墙外洛阳道,东西无尽时。

许浑是个多产诗人,全唐诗收录了他首,是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此诗为五律,属对工稳,但诗境不甚流畅,稍显板滞。《瀛奎律髓》言:“诗出于元、白之后,体格太卑,对偶太切。”对他评价不是很高。

白马寺内建筑一角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写白马寺的三首诗中,各有千秋,但个人偏好张继的七绝,简洁明了,直抵心境。

本文由周晓明(锡东刀客)原创,欢迎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