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袁家到盛家纳征的 [复制链接]

1#

近日,由*、冯绍峰领衔主演的古风电视剧正在热播,故事讲述了盛家六姑娘明兰从小聪颖貌美,却遭遇诸多不幸而不得不忍辱负重逆境成长,在万般打压之下依然自立自强,终历尽艰难为母报仇,并在整个过程中的经历的爱恨情仇。

电视剧第一节中,东京袁家三书六礼要娶扬州通判盛家的大姑娘,从东京远道而来,奉上两只大雁作为纳征的主聘礼。

那么古代的三书六礼究竟指什么呢?

主聘礼为什么是两只大雁呢?

三书六礼

古代婚礼结构包括: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其中婚前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即所谓的三书六礼。正婚礼包括:同牢合卺、解缨结发、合床礼。婚后礼包括:妇见舅姑、妇馈舅姑、舅姑醴妇、庙见礼。

婚前礼中的三书六礼,三书是指聘书、礼书、婚书,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采即议婚,男方遣使上女家求婚。采用雁作为贽见礼物。问名则一般是索要女子姓名、生辰八字,发展到后世,称换庚帖。这一过程也相当于订婚。古语“男子称名,女子称字”,女子的名是不能轻易示人的。问名的意义可见非同小可了。纳吉指得生辰八字,归卜于庙,得吉兆,带雁告知女家,并且送上聘书。纳吉之后,婚姻就算正式确定。

六礼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便是纳征,《仪礼·士昏礼》载:“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意即派遣者纳送聘财以及礼书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周朝聘礼“凡嫁女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士大夫以玄纁束帛,天子加以毂圭,诸侯加以大璋”。周制婚礼的聘礼取其象征意义,不像后世那样看重经济价值。币,意为彩色丝,后世所谓的“彩礼”就源于这个典故。可见先秦的彩礼是很简单的,士大夫仅仅只用不过五两彩丝加上一对鹿皮。但到了后世,彩礼的内涵就要实际多了,还包括饰物、绸缎、牲畜或现金等物。聘礼开始成了地位拼比的物事,难有定数。至此,周礼取聘礼的象征意义变为取义取利兼图。隋唐聘礼固定为九种,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棉絮、长命缕、干漆等,各项物品皆有祝福夫妻爱情永固的意义。

纳征没有问题,才能接着往下,然后是请期,请期是指男家卜得迎娶吉日,备礼告于女家,征得同意。定好日子,便在吉日行亲迎礼。到了婚期,婿亲至女家迎娶新妇完成婚礼,亲迎的时候要送上婚书。

三书六礼,便是古代婚礼的婚前礼。每个程序怎么送礼,送什么礼,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根据时代的不同又有一些细微的区别。每个朝代的婚礼,在婚礼聘礼上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如隋唐的聘礼就与周代的存在一些不同。

聘礼之中,礼的规格又根据家庭条件的不同而各有所异。在《知否》里,袁家和盛家都是福贵人家,所以聘礼的规格也很大,福礼无数。但是无论贫穷,聘礼之中必须要有的就是大雁。求婚(纳吉)需要带大雁,纳吉需要带大雁,纳征需要带大雁。以及正婚礼中也比许要有大雁。

那么大雁究竟有什么寓意,能在婚礼中显得如此重要。

大雁

《知否》中纳征的主礼为塞外大雁一对。

大雁的性情,让人赋予它一些特别的意义。

1.雁为候鸟,秋天南飞,春天北归,来去有时,从不失时节,所以用雁来象征男女双方信守不渝。

2.雁为随阳之物,大雁行止有序,雁群在迁徙飞行时成行成列,领头的是强壮之雁,而幼及弱者追随其后,从不逾越。将这个原则用于嫁娶,长幼循序而行,不越序成婚。

3.大雁非常忠诚于爱情,大雁从不独活,一群大雁里很少会出现单数。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雁雌雄一配而终,象征忠贞和白头偕老。

除了古代婚礼尊崇大雁的品质,古代文人墨客也喜欢以大雁为意象,写进诗词之中,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晏殊的“鸿雁在云鱼在水”,都是以大雁寄相思。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因为捕获一只大雁,另一只悲伤自杀而触动,感动于大雁的爱情,而写下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扑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其词云:

元好问之词:

《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楚些何嗟及,山*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